1、判断题 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其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尼克松准备访华
D.中美开始建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可知,这个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
①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②保护民族经济免受外资吞并 ③中国与世界经济进一步对接 ④中国人民提高自己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物的理解能力。要害是正确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太宗说:“汉武穷兵三十余年,疲弊中国,所就(成就)无几。“他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据此回答:①就汉武帝对匈奴的用兵而言,唐太宗的评价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请具体说明。
②简述唐太宗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唐太宗与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方式上的主要不同之处。③概括唐太宗推行这一民族政策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参考答案:①否(不符合)。汉武帝北击匈奴,解除了边患,有利于北方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中原与北方边疆地区的交往和联系。②表现:打败东突厥后,不改变原有的部落组织、风俗,设都督府管辖。(或采取“全其部落”的政策);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蕃联姻。汉武帝以战争政府为主;唐太宗以安抚(收服民心)为主。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关系史实的正确评价以及对良好民族政策的多方面评价。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相对于欧洲其他各国,彼得一世改革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A.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B.向西方学习
C.突出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D.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实际考查学生比较能力。C、D项实为共同点,A项对改革的性质作出错误的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的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组委会给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两弹”是指( )
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
C.氢弹、导弹
D.导弹、核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钱学森等科学家为“两弹一星”的出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所以应选B。根据分析,ACD均错误,不符合事实。
点评: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领域里的发展。建国以后,把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作为我们科技工作的主要工作来抓。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