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东西方思想存在明显的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也。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
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之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号也,为人主也。……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
君命逆,则民有逆命。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材料二?“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
的尺度
”
——普罗泰格拉《论真理》
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优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王子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英国当代生态学家爱德华·戈德史密斯把人类对大自然功利性的宰割称之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由于这场战争,“大自然在崩溃、在衰亡,其速度之快以至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自然界将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董仲舒的主要思想是什么?董仲舒在当时提出这些思想的目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三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请简述这种观点在西欧思想解放和科技发展上所起的作用?
(3)联系材料四,在人与自然的问题上,你更赞同东西方的哪一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2分)(1)思想: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目的: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结果:被汉武帝赏识,取得独尊地位。(4分)
(2)关系:人是万物的主宰。促进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激发人们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改造自然的信心。(4分)
(3)更赞同东方天人合一的观点。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西方人长期把自然看作是为人类服务的东西,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利用,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东西方古代思想史并结合了时代热点。本题难度中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5分)对知识的追求与对道德的探求应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双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反映的是16至17世纪中国与西方的科技成就。

材料二:远古,人类以马车或乘帆船旅行;现在,人类凭借汽船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能够用电报与世界各地的同胞通讯。……这一阶段使世界统一起来,……使欧洲对世界的支配成为可能,这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扩散到其他地区为止。?
——《全球通史》
材料三: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被称为科学界“三钱”,科技强国是他们的信仰。

材料四:科学是探讨世界存在的知识体系。爱因斯坦说:“科学只能由那些浸润了对真理和理解追求的人来创造,我不能想象一个没有这种信念的真正的科学家……”。
(1)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至17世纪中西科技发展的各自特点,并说明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与工业革命的关系。(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8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三钱”的科学贡献对中国社会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8分)
(4)结合材料三,谈谈材料四这段话对你有何启示?(3分)
参考答案:(1)中国科技多是经验的总结,仍是传统科技。(2分)西方重视实验以及规律的总结,属于近代科技。(2分)
关系:因果关系(推动了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等皆可)。(2分)
(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欧洲强大起来,通过殖民扩张实现了对世界的支配。(8分)
(3)推动了尖端科技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综合国力;增强了国家安全和国防实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任答四点即可)(8分)
(4)此问为开放式回答,强调科学家是有信仰的人,既要追求知识又要追求道德,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46年法国政府成立计划总署,莫内负责制订了第一个七年计划(1947—1953),以此来刺激法国经济的恢复发展。1954年开始实施第二个计划(1954—1957)。这说明:
A.法国实行计划经济
B.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经济
C.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
D.法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7年,毛泽东提出中国的经济总量要在15年后赶上或超过英国。50年后,他的宏伟愿望得到实现。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法国和英国,位居世界
A.第一位
B.第四位
C.第八位
D.第十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面对郑氏集团的要求,康熙帝采取的措施是
A.接降纳贡,设置藩王
B.率军亲征,攻占台湾
C.设府置县,中央统辖
D.签订盟约,确定疆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台湾的措施。A项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B D项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通过排除法,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