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儒家文化(14分)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评价儒家思想是个重要的历史课题。
问题:(1)根据下面提示的儒家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概括其核心思想;或根据相关言论者,补充儒家言论,并概括其核心思想?(10分)
序号
| 言论
| 言论者
| 思想核心
|
①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
| ?
|
②
| “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人性本善”;“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 ?
| ?
|
③
| “天人感应”…………
| 董仲舒
| ?
|
④
|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
| ?
| ?
|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4分)
2、判断题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入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①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②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③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④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判断题 下列言论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
①“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④“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判断题 “布拉格之春”的出现集中说明了
A.人民群众关心并支持改革
B.东欧国家力图摆脱苏联的控制
C.共产党国家的关系不正常
D.斯大林模式走向失败
5、判断题 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