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十)
2020-08-07 06:27:25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 A.设内阁,置六部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C.设军机处 D.设总理衙门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政治制度。清雍正帝时,为坚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简,有官无吏,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军国大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36分)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并 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4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 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4分)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材料四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 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5)归纳材料四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4分)指出其历史作用。(2分) 材料五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型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邓小平《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6)材料五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2分)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2分)概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主要表现。(4分)
参考答案: (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2)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 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施“海禁”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4)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5)经济立法及领域较为广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作用: 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加强法制建设。 教训:“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提出新时期法制建设方针;1982年修改宪法;形成由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化、法律化。 (7)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法制是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题解析: (1)两小问,一出自材料、一联系课本。材料一中选取的文字出现的三宗罪无论是谋反、谋大逆还是谋叛,都是针对于所谓的“国家”,密切关系到上层统治阶层的切身利益。而对这些罪的惩罚力度很大,皆处斩。由此便能自然而然概括出其维护君主专制的本质。 (2)注意材料信息“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洪武三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撞出海与外国互市”概括明初法律的内容。再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影响,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施“海禁”表明对外由开放转向封闭,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3)注意材料信息,逐条分析。“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说明保护私有财产;“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说明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4)运用所学知识,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三国都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5)材料前段列举的设计领域五个,考生据此归纳出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是不难的,“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可知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相关要求;根据最后的“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可以概括出第三个特点,然后回答作用,显然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6)整个材料一看就知道第一句为主旨句即阐述观点的句子。根据材料出处的时间(一般材料的出处都对解题有帮助)可知是“文革”刚结束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那么第二小问的背景就可以轻松可知。第三小问则是改革开放那个之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成就,属于基础再现认知。 (7)这是在前面问题基础上的综合题。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书中的叙述较多,照葫芦画瓢,材料是法制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不难看出法律从古代封建社会法律到资本主义法律再到社会主义法律,法律伴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与完善;反过来法制反作用于社会。。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的演进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权力的确立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787年宪法的颁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辛亥革命·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下列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夏朝取代的史料是 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尘,禹杀而戮之” 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 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形成政权的标志是出现了公共权力,另一个是家天下。故选D。A项说的是大禹已经有了残杀的特权;B项说的是制造兵器;C项是大禹的踪迹。
考点:历史研究·历史资料·史料的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37分)政治制度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8分)
材料二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2)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9分)
材料三 英法两国代议制发展简要进程
英国
| 1688年光荣革命,通过妥协不流血的和平手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1689年《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明确了议会至上原则
|
1701年《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王权
|
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英王统而不治
|
1832年议会改革,以妥协方式扩大民主
|
1867和1884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民主制日趋完善
|
法国
| 1789年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颁布
|
1791年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制订拿破仑宪法
|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颁布钦定宪法
|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1852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
1870年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1875年法国议会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
——摘编自《欧洲近现代历史上宪政民主政制的生成、建构与演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分)
材料四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不可替代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这句话(6分),并谈谈你对政治民主建设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8分)
(2)变革事件及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9分)
(3)特点:英国: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贵族(或议会)在革命中起主导作用;
法国: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4分)
原因:英法两国历史传统有所不同,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君权相对强势;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外部因素对两国革命的影响不同。(6分)
(4)理解: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代议制、内阁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如: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 国家政府机关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政党制等。(6分)
认识:应大胆地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但是不可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一个国家选择何种民主制度是由本国国情决定的。(4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包括皇权至高无上,只有皇帝才有决策权,不断的削弱相权,不断地加强皇权,郡县制的确立使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管理,郡守县令有皇帝直接任命而不再世袭,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分散中央官员权力,例如,三省六部制和内外朝制度等等。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完善。
(2)14—16世纪意大利出现的变革事件是指文艺复兴,其历史意义猛烈冲击封建神学,解放人们的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16世纪德国出现的变革事件是指宗教改革,其历史意义是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的统治中解放出来。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是指光荣革命或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历史意义是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主要是指英国的革命道路体现出和平渐进的特色,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革命中起着主导作用。而法国则是伴随着不断革命的历程,表现出浓厚的激进色彩,另外法国大革命也较多受到民众力量的推动。至于原因要从英法两国历史传统有所不同,英国有限制君权的传统,而法国君权相对强势。还可以从法国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卢梭的激进民主思想,所以才呈现了不同的特点。
(4)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主要体现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借鉴了英国的很多政治制度。代议制、政党制度的一些合理因素,例如: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其实就是代议制,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国家政府机关向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实行政党制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呈现的主要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法两国代议制民主在发展进程中体现的不同特点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公元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
A.推动封建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B.解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促成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D.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法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可知,这是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其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