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七)
2020-08-07 06:27:25
【 大 中 小】
1、综合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的局限性。(5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各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分别有何影响?(4分)
2、选择题 明太祖朱元璋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成祖朱棣设立了 A.枢密院 B.内阁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处
|
3、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3分) (2)针对据材料二中的 “诸侯更相诛伐”现象,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2分) (3)据材料三,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2分)
4、选择题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下列建筑最能体现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A.天坛 B.太庙 C.颐和园 D.太和殿
|
5、综合题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的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治家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只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摘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4分)
(2)试从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方式的角度分析其成因。(8分)
(3)概括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