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点特训(2020年冲刺版)(一)
2020-08-08 05:19:03
【 大 中 小】
1、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著作《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 B.认为中国有持续、古老辉煌的历史 C.认为中国文明具有内敛性 D.对中国的儒家学说非常崇拜
|
2、选择题 《论语?乡党篇》记,一次孔予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3、选择题 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思想一致的地方是( ) A.克己复礼 B.性本善思想 C.仁的思想 D.君权神授思想
|
4、选择题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5、综合题 (原创)(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
| 朱熹
| 黄宗羲
|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 “天下国家之大莫过于恤民……恤民之本,则又在人君正其心术以立纲纪而已矣。”
|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期,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西方“立民主为政体,故利民之智”,中国“以专制为政体,故利民之愚”。 ……他们还认为传统“夷夏大防”的观念导致中国文明既不能自我光大,又不能吸收外来文化,衰败不可避免,进而主张“国粹者,助欧化而愈新”……发起了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的“古学复兴”运动。
——摘编自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材料三 尽管苏维埃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支持,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张鸣《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孟子、朱熹、黄宗羲三位思想家在君主统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3分)并进一步指出他们思想的共同点。(2分)
(2)材料二的国粹派认为中国文化衰落的原因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粹派为什么认为他们发起的古学复兴运动“类似于”西欧文艺复兴。(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1927~1931年间是如何从理论方面实现“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