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18年,各省推选国会议员,“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在17个向新国会派出代表团的省份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这说明段祺瑞
[? ]
A.得到国民党的支持
B.依照俄罗斯的做法
C.屈从日本人的威胁
D.继承袁世凯的衣钵
2、判断题 孙中山认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 ]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三大政策
3、判断题 某学者说:“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
[? ]
A.地主阶级
B.无产阶级
C.劳动群众
D.洋务派
4、判断题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
[? ]
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
5、判断题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 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学习西方职业教育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