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2015年安徽文科综合历史考试说明-考试大纲(五)
2015-05-02 12:09: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3)概括材料四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按照这一原则,任选上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

                                                      2014年四川文综卷)

答案要点: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整理:图2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族政治轨道的追求。

说明:本题以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立意,从全球化历程和特征、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应对全球化三个维度入手,层层递进,逐步深入,主要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学会把评价对象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历史评价。

    【例8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2月至1870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12月至1873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2009年安徽文综卷)

答案要点:

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

2)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说明:本题是中外关联的比较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综合比较的能力。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几乎同时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并相继开启近代化的进程,但近代化的成效迥然不同,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本题有机整合选修与必修内容,以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向欧美派出使团作为切入点,比较两国使团出使的目的与中国近代化起步时期主要的不同之处。考生要明晰近代化的基本线索,归纳近代化的基本特征。日本的岩仓使节团在教材中有所涉及,但要求考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和提炼。蒲安臣使团是新材料、新情境,要求考生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准确的解读并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比较性思维,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本质、系统的整理对比,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1)问中“出使目的、成员组成”的不同,可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然后从中分析对比出当时中日两国统治集团对两国近代化态度的区别。第(2)问,要求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在全面把握使节团出访史实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确定恰当的比较点,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

    【例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

答案要点:

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说明:

本题以城市信号灯的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主要考查城市交通信号灯产生的历史背景。考生联系所学知识如工业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工业城市出现、城市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城市交通出现前所未有繁忙繁杂等方面知识即可作答。

第(2)问,以基本史实为主,考查考生对20世纪重大科技成果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认识。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等,通过信号灯的变化,体现出科技与人们日期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3)问,集中考查了技术进步如何改变和改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回答此问需要一定的宏观把握和整合能力。

    【例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n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2015年天津市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考..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4822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