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意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他们创造了怎样的“神话”?(9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下半期中、日两国改革的共同原因,及其改革结果的不同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心灵紧闭”:保留天皇制度或武士道精神,专制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眼观八方”:学习西方,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
神话: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9分)
(2)共同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严重。
结果不同的原因:领导力量实力对比不同;民众对改革支持的态度不同;文化传统对变革的态度不同。(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崛起的特点及历程,中日改革的异同。(1)日本改革的特点具有双重性,既保留了专制和军国主义的色彩,同时积极学习西方,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最终使日本确立了亚洲强国的地位;(2)中日改革的背景相似,都遭遇了民族危机和西方文明的冲击。但是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是领导力量、民众支持、文化传统等角度去全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措施主要是针对:
[? ]
A.幕府将军
B.新兴地主
C.大名
D.武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A题:(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一定的风俗总是在特定的生存环境、经济基础、政治格局、文化传统、施政方针下形成的;移风易俗往往是统治者革新的重要举措,能否除旧布新、树立新风尚,是衡量改革是否深入和取得成功的风向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分处泰山南北的鲁和齐,风俗反差极大,成为鲜明对比。
鲁人风俗极为正统。夫妻之间晾衣竿子、挂衣架子、枕席都要分开。一般男女走路也
要“男子由右,女子由左”。鲁宣公的女儿寡居,因死守“妇人夜出,不见傅(负责文化教养的人)、母(负责料理生活的人)不下堂”的妇礼,竟然在着火之后,“傅至矣,母未至也,逮乎火而死”。
齐人长女掌管家务,自由参加聚会,男女“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妇女勇敢、豪爽、泼辣、意气风发,全无妇礼的束缚。
——高中历史·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二

材料三?临淄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踏踘者。……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战国策·齐策》
材料四?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成王对周公说:“立你的长子伯禽,使他为侯于鲁,大大地开发疆域,作周王室的辅助。”于是命伯禽为鲁公,使他到东方为侯,赐给他那里山川,还有土田和附庸小国。)
——《诗经·鲁颂》
(1)依据以上材料,分析齐鲁风俗差异的原因。(10分)
材料五

(2)上图反映了明治年间东京的情况,试概括文明开化给日本带来了哪些生活习俗方面的变化,并分析生活习俗变化对日本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
(1)(10分)鲁国地处内陆,以农耕为主,民风古朴守成;(3分)而齐国临海,手工业、商业发达,生活富足,民风奢侈开放。(3分)鲁国地处军事战略要地,是周的宗室伯禽建的诸侯国,控制严密,是周文化的保留地;(2分)而齐国地处偏远,分封异姓诸侯姜尚,礼法控制相对松弛。(2分)
(2)(5分)使用近代交通工具;着西式服装;出现西式建筑;基督教得到传播。(3分每点1分,总分不超过3分)
影响:有利于改革的成功;(1分)使日本社会生活近代化,推动政治、经济近代化。(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结合所学探究下列问题。
据《史记?商君列传》栽: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
探究问题一 ?依据材料归纳秦国推行变法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
材料二?制宪议会在平等的原则下于1790年6月19日颁布法令取消贵族称号…… ?
材料三?制宪议会颁布了《1791年宪法》,内容包括:立法权委托给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司法权委托给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
——摘自《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探究问题二 ?依据图文资料,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为改造旧制度所采取的举措及历史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本明治政府的部分改革措施

探究问题三依据表格中的改革措施,指出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经历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历程。
探究问题四请结合上述有关内容,概括推动文明演进的三种主要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探究问题一:奖励耕织(或重农抑商);奖励军功;实行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
探究问题二:举措:颁布《人权宣言》;取消贵族特权:颁布1791年宪法(或答在国家权力上实行三权分立)。作用: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和君主专制制度;把启蒙思想的原则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探究问题三: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引进、吸收西方思想文化抨击封建等级制度等;改造社会陋习文明开化。
探究问题四:三种方式:改革、革命与立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8分)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治维新大事年表
时?间
| 事?件
|
1871年
| ①日本成立文部省,逐步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并重金聘请欧美教授在大学任教
|
1872年
| ②日本颁布《固定银行条例》,正式移植欧美股份公司制度
|
1873年
| ③日本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
1881年
| ④内务省发布《劝农局处务条例》,提出“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
1883年
| ⑤首相伊藤博文主持修建了豪华的“鹿鸣馆”,馆内有18个西洋式活动厅室,成为推广欧式生活的场所
|
1889年
| ⑥日本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了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7文化的因素。
(1)表格中属于 “文明开化”政策的是?(写出序号),并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4分)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4分)
参考答案:(1)序号:①⑤(2分);特点:学习领域广,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与教育。(2分)
(2)经济:国家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扶植私人企业。(2分)
政治:天皇依据宪法总揽大权,确立了近代天皇制的政治体制。(2分)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破除旧政治体制,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大日本帝国宪法》及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第(1)问 “文明开化”是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西化的措施,因此,有①⑤;从材料可知,明治维新涉及教育、经济、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学习领域广之特点。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的相关举措即可。经济:国家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扶植私人企业。政治:天皇依据宪法总揽大权,确立了近代天皇制的政治体制。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