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的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政治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D.经济制度的不同: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的商品经济发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
A、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
B、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
C、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
D、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据有关统计资料,元朝岁收粮赋,河南江北行省占全国总额的21.39%,江浙行省占37.10%,江西行省占9.56%,湖广行省点6.97%?。结合图4分析,正确的是????

图4??元朝行省图[????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粮赋总额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古代中原人口三次大规模南迁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
A.然灾害严重
B.长期战乱
C.兵役徭役繁重
D.境恶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明确三次北民南迁的背景,然后对比备选项来分析解决。A项错误,与史实不符。C项是无关项,与三次北民南迁的原因无关。D项内容符合第一次南迁的原因,不符合其他两次,所以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余秋雨的演讲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
参考答案:(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