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3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6分)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指分封制(1分);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意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子弟之制”应是之分封制,封建即古代的封邦建国意思,再结合知识分析分封制的特点:①周王与诸侯以“土地”和“义务”为联系纽带;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带有宗族统治的色彩;③以宗法制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以周王为首的等级制度和从属关系;④分封的对象多元化,同姓为多而且都在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
(2)注意提取材料信息“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 说明王室的衰落;?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内阁的设置
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设置
C.南书房的设置
D.军机处的设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代设置内阁,清朝的内阁一直只能办理一般性的日常公事,从来没有掌管过重大的机密重务;清代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它创建于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设八议政大臣……总理一切事务,与诸贝勒偕坐共议”,“协议国政,军国大事,均于此决之。”是皇帝和贵族权贵分配权力的机制,分化、牵制了皇权,排除B项;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设立南书房,由皇帝亲自挑选某些经过精审确定的亲信文人入南书房办事,组成自己直接控制的机要秘书班子,许多重大政务已不再交付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改为径由南书房传渝或遵旨起草上谕,南书房实际上成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目的是更直接地行使皇权;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军机处是在议政工大臣会议和南书房的基础上,历经从雍正四年到十年的逐步扩大和正规化,然后才正式形成为固定部门的。自此以后,军机处便成为辅佐皇帝工作的主要办事部门,比较注意工作效率和保守机密,而且由皇帝直接指挥其全部重要活动,军机处是一个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的机构,是君主独裁专制进入顶峰的产物,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答案应选D项。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军机处
点评:这种直接提问式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记忆是否准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说法中最全面地反映了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特点的是
A.农业是主要的经济部门
B.青铜器制造业发达
C.交通、城市建设发展迅速
D.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继承制度,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手书的题词分别是毛泽东和邓小平题写的,对以上两幅手书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表达了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品质
B.采用的都是行书书体和繁体字
C.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核
D.标志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涵,A项和C项正确;两幅手书都采用了行书书体和繁体字,B项正确;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大”的召开。故D项错误。
点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首先,它们的思想基础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其次,它们的基本立场是一致的。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 雅典公民总数
|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 表决形式
| 程序
| 罪名
|
陪审员
| 审判员
| 产生方式
|
约40万
| 约4万人
| 6000人
| 501人
| 抽签
| 举手
| 一审制
| 慢神和蛊惑青年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有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议员不应在议会之外之任何法庭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国会可用三分之二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四?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雅典民主存在的问题。(2分) (2)材料二、三分别出自哪国的什么政治文献?确立了近代西方哪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有人 ?把这种制度形象地比喻为“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这说明这种制度的核心是什么?(5分)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政体与我国古代对官吏的制约有什么本质差异?(2分) (4)以上不同的民主发展模式给你什么启示?(1分)
参考答案:(1)民主范围狭窄、参政方式原始、国家权力滥用。(答出2点即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一表格数据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人的民主,民主范围狭窄。苏格拉底之死说明直接民主滥用权力影响民主政治的公正性;(2)从材料二、三的内容可直接判断出两部文献的名称和两国政体的特点;“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说明了权力制衡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3)近代西方国家政体与中国对官吏的制约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强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后者对官吏的监督是为了强化皇权;(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找出民主发展模式的启示,即:民主有阶级性;符合本国国情和时代发展潮流。 点评:中西方政体比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