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2、判断题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3、选择题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中的 “封建” 主要是指 ( )
A.内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礼乐制度
D.郡县制度
4、判断题 (14分)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君主专制。但是在这种制度下也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等局面,也产生了对世界贡献巨大的四大发明。这使我们不得不用另类眼光来看待中国古代政治文明。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之际,以‘道’自任的知识分子出现以后,首先便面临着如何对待政治权威的问题……从知识分子一方面说,道统与政统已分,而它们正是道的承担者,因此握有比政治领袖更高的权威——道德权威”。??????????????????????????????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唐太宗认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文彦博(注:宋神宗时三朝元老、枢密使):“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帝(宋神宗):“更张法制,於士大夫诚多不悦,然於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帝:“士大夫岂尽以更张为非,亦自有以为当更张者。”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士”在商周时期指哪一类人?(1分)春秋战国之际,“士”的含义又是什么?(1分)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何在?(2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目的。(4分)
(3)结合材料一、三,指出制约皇权的除了相权,还有什么力量?(3分)分别说明其为何能够制约皇权。(3分)
5、判断题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上述“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