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农业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其中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我国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A.各诸候国的税制改革
B.公田的大量抛荒
C.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D.商鞅变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唯物主义历史学观点认为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C项“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是指生产工具的进步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符合唯物主义历史学观点。ABD三项均不符合这一观点,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制度是什么?明朝中后期后,原有封建社会的经济模式出现了什么新现象?1840年后的中国经济又出现了什么新变化?1949年至1979年中国经济新模式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其成果和弊端是什么?1979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又有怎样的新探索?这次探索的伟大成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制度: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新现象:资本主义萌芽。
新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封建经济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抢夺中国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十年艰辛探索又陷入到困难的“十年文革”。
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弊端:极左错误导致了经济建设与世界的差距拉大。
新探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施了伟大的改革开放,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成果:农业粮棉居世界首位,工业体系齐全,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GDP占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 ]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的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主持修建该工程的是
A.大禹
B.郑国
C.李冰
D.王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