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学者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文中所说的科学时代开始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2、判断题 以国家法令的形式规定:“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开始于?(?)
A.戊戌变法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新中国成立
3、判断题 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观点的两个思想家是
A老子与孔子? B孔子与孟子? C孟子与荀子? D荀子与韩非子
4、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康熙帝时,历史天空中折射着落日的余辉,但是几乎同一时期,克伦威尔,盛顿却以利剑划破了沉重和黑暗的黎明。
试概述上述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并指出其后东西方历史发展的走向的差异。谈谈你对“余辉”和“黎明”的看法。
5、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2:“心之本体,原是个天理,原无非理;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守仁《传习录》
材料3:王阳明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2反映了王阳明怎样的观点?材料3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王阳明思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何主要 相同之处?(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