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封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火器的国家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C.我国至迟到明代火药已用于军事
D.神话小说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唐末宋初,火器开始运用于军事,距今不足两千年,故排除B项;题目中未涉及中外发明和使用火器的时间对比,故排除A项;D项中“不是”的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明代……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即可知C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故本题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写到:“中国和它的西方邻国以及南方邻国之间的交往和反应,要比一向所认为的多得多,尽管如此,中国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调,却保持着明显的、从未间断的自发性。这是中国‘与世隔绝’的真正涵义。”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
A.辉煌灿烂,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B.具有明显的独创性
C.未受到外来科技的影响
D.受外来科技的支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现代科技发展史记录了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过程中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知道世人对我是怎样看法,但是在我看来,我不过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子,为时而发现一块比平常光滑的石子或美丽的贝壳而感到高兴;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发现。我所以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
——牛顿临终遗言(《必修三》人教版教材)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发现了哪些“光滑的石子和美丽的贝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生物母体生出的众多后代,为攫取生活用品的必需条件而斗争,众多的后代不会绝对相同,其中优秀的物种在生存竞争中取胜了,其他被淘汰了,这就是优胜劣汰。
——摘自《物种起源》
(2)材料二是达尔文的什么学说?其核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唯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爱因斯坦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4)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两人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共同价值取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著名的物体运动三定律,构建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2)生物进化论。其核心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3)相对论的提出;影响: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4)爱因斯坦侧重于科学与战争的关系(或科学对战争的影响);邓小平侧重于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共同价值取向:科学应造福于人类的和平发展事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早在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确立。古人根据一年内太阳的位置变化把二十四节气分列在十二个月中,每月的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以此推算,五月份的“节气”应该是?(?)
A.芒种
B.夏至
C.立夏
D.处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我国传统历法,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应具备相应的地理知识。二十四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因为我国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应属中气。那么以此类推4月份节气为清明、中气为谷雨。5月份月首节气为立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造纸术的发明和外传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西汉时期已普遍使用造价低廉的纸
B.造纸术传入朝鲜早于日本约三个世纪
C.阿拉伯人向世界各地传播了造纸术
D.“学富五车”表明造纸术已被广泛使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