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含义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文中的“民主”,实即作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正义举动
C.说明早期儒家已经有“天人感应”思想
D.强调“主权在民”,人民有权推翻统治者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9月27日晚上,200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教育奖、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曲阜杏坛隆重举行。本届孔子文化届的主题为“纪念先哲孔子,弘扬传统文化,实践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三 中国人往往好走极端。批孔时将其视为万恶之源,亿万人民的中央号召同仇敌忾,掘其庙,焚其像,把孔子打翻在地再啅一只脚,誓叫他永世不得翻身;尊孔时,将其视为千古一圣……看看:从身着古装,手握木牍,令人哭笑不得的祭孔,到于丹教授把《论语》做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灵鸡汤”签名发售;从各地大修孔庙、制作人造古籍以发展旅游经济醉翁之意不在酒,到奥运会开幕式老谋子导演“弘扬中华文化”的恢弘场面,总难免给人某惯怪诞生疑的感觉……?
——应学俊《也谈谈“我心目中的孔子”》
(1)从材料一的图片中我们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代表有哪些思想主张有助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述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其主流思想长盛至今,试分析其原因。我们应如何看待当今的“孔子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男子生来就是上等的,女子则是下等的,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本身已改变并大大增加了妇女就业赚取工资的空间。……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
——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
材料三 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学的兴起和女子受教育权利的确立,救亡图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觉醒,使得女子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的口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不断地向前推进。
——安徽人文讲坛《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四,提炼推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社会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判断题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 ]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