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请判断本句表述是否正确。(?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体现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利益要求,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的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思想方面的反映。是对儒学的批判发展,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明清时期的中国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故判断为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以“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
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但李贽的“离经叛道”遭到顾炎武和黄宗羲的指责;王夫之主张“循礼”“秉礼”,遵循等级秩序,这说明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还处于萌芽阶段。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启蒙思想不成熟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微弱,封建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代中后期,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他的基本观点是
[? ]
A.将背离儒家传统的道教、佛教视为夷狄之教
B.提?出从“性命之源”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C.宣称儒家仁义是最高的道,提出“道统”思想
D.指出唐朝根本弊端在于不重儒学纲常伦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 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与欧洲启蒙思想家在思想主张方面有何相同点?如何理解“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从经济的角度指出出现这种不同状况的原因。(5分)
材料二?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
(2)材料二体现出哪些民主思想?如何理解马克思称《独立宣言》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3分)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之宪法.由国会制定”。
(3)从社会近代化的角度指出《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和当时国内外的其他条件,分析《临时约法》未能得以实施的原因。(4分)
(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指出17—20世纪初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1分)
参考答案:(13分)(1)相同点:都反对君主专制,都反映了社会的需要。(1分)
理解: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学,倡导求实精神,开创出儒家思想活跃的新局面。但是,本质上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的束缚,描绘“理性王国的蓝图,实质上是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科学和理性成为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理想社会的思想武器。(2分)
原因:明清时期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经济基础。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具备了社会转型的经济基础。(2分)
(2)思想: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1分)
理解:《独立宣言》的民主思想从理论上摧毁了封建专制主义存在的基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和人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早于法国《人权宣言》,产生了巨大影响。(2分)
(3)进步意义:《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的原则,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2分)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国内封建势力十分顽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政权,实行专制独裁统治;革命营垒中立宪派和旧官僚进攻革命:帝国主义不愿意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2分,任意二点即可得2分)
(4)发展趋势:从君主专制向民主政治转变,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1分)
本题解析:(1)综合材料一信息可以看出,明末清初中国思想家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相同点是都反对君主专制,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的潮流。但是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中国明清思想家他们虽然反对君主专制,但是并不反对封建制度,他们虽然批判宋明理学,但是都是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西方启蒙思想家反对君主专制,是要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方面的因素主要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缓慢,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较为迅速,具备了社会转型的基础。(2)材料二《独立宣言》中体现的民主思想有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等思想。该文件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内容且早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因此称称《独立宣言》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3)《临时约法》体现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等思想有力的促进了反封建的斗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并没有完整的实施,原因主要有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等。(4)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人治走向法治。
点评:此题考查的范围比较广,涉及到中外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但是考查的深度不是太深,只要细细的阅读材料和能把握住基本的历史知识不难作答。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2010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他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学生需要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主张的理解。从材料中“批判君主专制”和“天下为主,君为客”可以判断这是黄宗羲的思想。故正确答案是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