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0年中秋节,刘铁收到他在台湾伯父的一封信,信中鼓励他在大学好好深造,将来为两岸交流多作贡献,若该信落款采用中华民国纪年,应是民国
A.96年
B.97年
C.98年
D.99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公元元年是1912年,通过计算可知是民国99年,本题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如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中的图画实际上是“三教合一”即儒、释(佛)、道三教合一,这一思想融合局面在南北朝时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已经有较大发展,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而发展了儒学,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开始形成于西汉中期汉武帝时期,故D项错误;只有B项符合宋明理学的实际情况,即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图中的

A.服饰
B.发型
C.行为举止
D.交通工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图片中描绘的是人力车,即洋车,又叫黄包车,是近代时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交通工具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这充分说明了(?)
A.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
B.民族工业摆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
C.民族工业开始痛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竞争
D.帝国主义从此放弃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是因为西方列强忙于一战而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萧条下去,说明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仁”被历代儒学家继承和发展,BC? D属于宋明理学的新内容,“心外无物”是王阳明的观点,“理”、“格物致知”是朱熹等人的观点,因此可排除。
点评:注意注意儒家的发展演变和不同代表人物的具体主张。
春秋战国
孔子
“六经”
①核心是“仁”
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③教育:有教无类
孟子
《孟子》
①仁政和民贵君轻?②性本善?
荀子
《荀子》
①仁义、王道并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②性本恶
汉代儒学
成为正统
?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中央集权)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君权)?
三纲五常 (道德)
宋明理学
二程
颢颐
①万物本原是天理
②“父子君臣”、“人伦”即天理
③格物致知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①强调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②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九渊
心本原,心即理,万物在心中 ②内心反省得理
王阳明
①心外无物无理,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明清之际
儒学思想
李贽
《焚书》
《藏书》
否定孔、儒权威,?是非标准依时代而变
否定“存天理,灭人欲”, 个性自由,私欲自然,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
尖锐地揭露了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 ,
以百姓忧乐判断治乱,
主张“天下之法” 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顾炎武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经世致用: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 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②区别亡国与亡天下,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人概括)
王夫之
《周易外传》《读通鉴论》
世界是物质的,其发展有规律(唯物论)
主观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认识论)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