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上海20世纪70年代的“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这反映了上海当时实际情况
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C.工业化已初具规模
D.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2、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深刻的社会原因是( )
①井田制崩溃 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④出现了私人讲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百世之下,使百世以上之大道昭如日月,沛若江河,微朱子,孰与归!故曰:朱子者,孔孟后一人也。朱子之道,既上接孔孟,下轶周程,则朱子者,天下之朱子也,万世之朱子也!
——摘编自《婺源县志》卷六十六
材料二?我们需要把朱熹真正从“圣”再还原为人,让他重新回到多维文化视野中。朱熹的历史功绩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文化超越,使整个民族完成了一次理性的文化超越,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中,他的文化思想积淀成为民族的深层心理结构,潜移默化着民族的思维模式、心理习惯、性格气质、生活方式。……孔子建立的仁学,强调了人的群体价值,而忽视了人的认知价值,朱熹发展了这种仁学,也就同时承袭了这两个缺陷。
——摘编子束景南《朱子大传》
(1)据材料一回答,作者对朱熹持何种态度?(2分)试结合朱熹的主张分析作者持该种态度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作者对朱熹本人和朱熹的主张分别是如何评价的?(9分)
4、判断题 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中,包括了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这许多历史时期的政治的社会的活动家。他们的年龄从十八岁到九十岁以上的都有。这次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判断题 在1953年出版《毛泽东选集》时,毛泽东对其于1945年发表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进行了大规模修改,其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在未来国家政权中的领导地位(而这在原来的报告中是没有明确提到的),并删去了有关“联合政府不是国民大会中的多数党组织一党的政府”的论述。与上述变化有着直接关联的历史背景是(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实施
B.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已经形成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初步建立
D.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