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 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九品中正制度
D.内外服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斑马式” 省级组织的制度是指汉代初期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即郡国并行体制,答案选A,B D两项是中央制度,C项是官员选拔制度,均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
点评: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是高考中的常频考点,尤其是涉及到对郡县制的考查更是举不胜举,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强化对郡县制内容的理解。郡县制通行于秦代、汉代和隋唐时期,至元代行省制出现,中国地方管理制度再次出现重大变化,但县级模式始终未变,所以可以说郡县模式一直发展使用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12世纪中期,我国境内并立的政权,除吐蕃诸部和大理以外,还有
[? ]
A、南宋、西夏
B、辽、北宋、西夏
C、南宋、金、西夏
D、辽、北宋、西夏、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如图,下面是一幅元代的政治制度政权结构图,其中的划横线部分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A.丞相
B.宣政院
C.军机处
D.理藩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元朝中书省长官即为丞相;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军机处属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中央机构,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
考点:本题考查元朝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的要领在于把握元朝宣政院的职能。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元史》: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 ]
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足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表明元朝的御史台主管
A.行政
B.财政
C.军事
D.监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元代的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当时最高的行政机关。枢密院掌朝廷军机大政,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御史台是最高的监察机构,纠察百官善恶”,也有指陈“政治得失”的职责。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与谏议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