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皇汉武是中国古代两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共同点是
[? ]
A.结束分裂局面,创建统一帝国
B.对内控制思想,对外抗击匈奴
C.取缔诸侯王国,加强中央集权
D.依赖丞相决策,强化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 ]
A.甘英
B.玄奘
C.一行
D.鉴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汉承秦制”,亦有创设。以下属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 ]
A.什五连坐
B.郡县行政
C.刺史监察
D.皇权独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经历了哪三个阶段?长期以来人们对科举制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①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②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自己的见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阐述理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经历三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不同评价:(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①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办法选择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它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俚语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有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它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也有一定的合理性。②消极作用:科举制度把“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维护了封建社会。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特别是明清的八股取士,被除数选拔的很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它禁锢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尤其是压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传统科技不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以上任选一种观点,言之成理均可得满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但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令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所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世变。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
材料三 人道进化,皆有定位。……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进化有渐,因革有由,验之万国,莫不同风。
——康有为《论语注》
孙中山提出革命进化的观点。他说,欲救亡图存……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力的进步”。
——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想述评》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1688年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1928年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1)简要说明材料一中“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它与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的根本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什么选举制度。这一制度与处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宣传进化论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比较美英两国宪政民主制度下的选举制度与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的选举制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古代希腊、雅典等城邦国家推行的直接民主制度。中国的“选举”是指选拔官员的制度,这是建立在王(皇)权基础上的奴隶主或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
(2)代议制度。不同:①起源阶段的选举是直接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是间接民主。②起源阶段的选举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现代西方的选举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3)康有为:从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再发展为民主共和,是历史的必然。人类历史的发展当循序渐进,不可跳跃。孙中山:人类历史可以跳跃发展,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原因: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进化论适应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4)不同:西方民主制度中选举权的进步经历了很长的历程,但相对完善;中国民众的选举权规定起点高,但基础较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