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莱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材料三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4分)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4分)
2、判断题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是魏臣晋王司马昭的长子,但司马昭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晋王位,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被封为世子。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承晋王爵位和相国职务。这反映了
[? ]
A.皇帝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3、选择题 我国唐、明、清赋税制度的沿革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统治的不断加强
②封建剥削和赋税的不断加重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选择题 公元前7世纪晚期,曾一度占领雅典出海门户萨拉米斯岛的是
A.斯巴达
B.梅加腊
C.马其顿王国
D.波斯帝国
5、选择题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最能说明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皇帝更加注重礼仪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君臣关系日益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