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领导人是(?)
A.朱德
B.周恩来
C.叶剑英
D.陈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55年4月18日至24日。亚非独立国家在印尼万隆举行亚非国际会议。中国派出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出席会议。由于万隆会议的29个参加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历史遭遇存在着巨大差别,有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和分歧。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施加各种影响,阴谋破坏会议。可以想象,存在这些不利因素,会议要想取得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会上有些国家的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许多人担心会议发生激烈争论。为此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点评: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谈到的“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是什么呢?
“求同存异”的“异”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和战争。
意义: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B.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C.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实际是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和香港回归等史实的掌握和理解,这里“皇家警察”指的是香港当时还属于英国,“香港警察”说明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正式回归了,答案为D。
点评:此题很简单,给出了情境,实际上是考查简单的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称“二程”。以下哪些观点或主张不属于“二程”? (?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有了礼,就有了仁、义、智、信”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二程”认为“仁”是与万物俱生的,有了仁,就有了义、礼、智、信。因此C项说法不符合“二程”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对演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初税亩?②井田制?③均田制?④屯田制
A.①②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古代土地制度初税亩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在商周,均田制在北魏和隋唐,屯田制在曹魏,朝代顺序知道了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图示材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这应是指60年代中国反对美苏两个大国的霸权主义,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构想,欲联合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反对霸权主义A不对,是在1972年;B是在建国初期,且与苏联结盟;C不对,毛泽东所谈及的还有西欧、东欧国家,而且中国没有参与不结盟运动,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