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代的均田制与满洲的八旗制度相同的历史作用是
?
A.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B.加强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
C.是府兵制的经济基础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判断题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对西汉、唐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进行了抽样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 间
| 地区(今山西一带)
| 人口密度 (人/km2)
| 地区 (今江浙闽一带)
| 人口密度 (人/km2)
| 地区 (今两广一带)
| 人口密度(人/km2)
|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 太原郡
| 13.1
| 会稽郡
| 12.3
| 南海郡
| 1.0
|
唐代
| 河东道
| 23.1
| 江南东道
| 31.44
| 岭南道
| 2.71
|
A.今江浙一带始终是中国发达地区?
B.人口密度全面反映劳动力集中程度?
C.从汉到唐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较快?
D.人口密度值能衡量出社会发展速度?
3、判断题 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
①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纳赋税? ?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判断题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乞巧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B.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C.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D.劳动人民对封建压迫的强烈反对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l:《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征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2分)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6分)
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2分)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5分 )
历代明智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政策,根本目的何在?(2分)并针对土地兼并问题采取一些抑制措施,请举一例说明。(3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