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这一条款应出自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判断题 20世纪开始后,中国开始了艰难的复兴之路。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前十年的发展“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
(1)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写道,自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的年增长分别为10%和3%左右,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5%——6%。

中国1952——1983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2)1953——1983年这三十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整体很快,中间也经历了几次波折。
①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Ⅰ的经济发展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史实,概括中国在时期Ⅱ的经济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 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局限性在于?
[? ]
A.不能维护民族权益
B.农民阶级落后于时代的小农的封闭意识
C.没有与外来反清势力联手
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
4、判断题 “—·二八”上海抗战与“八·一三”上海抗战
A.都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抗战
B.都使日军遭到重大伤亡
C.都因战败与日本签订屈辱协定
D.都打乱了日军全面侵华部署
5、判断题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诗中反映的战役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
A.平壤战役
B.辽东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