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其意义主要是
A.捍卫了边疆,维护了领土主权的完整
B.抗击沙俄,显示国威
C.以战胜为条件求得和平
D.解决了中俄东段边界问题
2、判断题 材料一: (彼得一世)鉴于在农奴制的俄国缺乏自由劳动力,他下令把乞丐编入工场。但是更重要的措施是:1721年他下令允许商人购买农奴,以便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这样的农奴在人身方面仍是不自由的,在人格上依附于工场主。此外,他也鼓励地主开设工场,用自己的庄园上的农奴进行生产。
材料二:在17世纪,当西欧诸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的时候,俄国资本主义几乎还没有出世……。只有 18世纪初,俄国工业才有起色,这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在改革之前,俄国手工工场一共只有21个(其中4个官营,7个私营),而改革时期,手工工场增加到205个……俄国手工工场数目虽然大增,但是在工场工人中农奴占很大的比重,自由工人为数甚少……一直到18世纪末,俄国的手工工场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西欧,甚至比德意志还要落后。? ---以上材料均摘自刘祚昌等主编《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评述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效果。
3、判断题 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
4、判断题 “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这是1962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的即兴对联。此对联是对当时党中央哪一国民经济建设方针的注解 (?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
B.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5、判断题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我们通过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的片断“儿子想拿父亲的铁皮箱子交给街道干部去炼铁”,可以想到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大概是(?)
A.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B.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C.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