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魏帝王出御图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哪项改革措施?(2分)从统治者推行这项改革的过程中你有何认识?(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现象和北魏统治者哪项改革有关?(2分)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改革措施有何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以汉语为正音,禁说鲜卑语。(2分)任何改革都应循序渐进,反对“一刀切”。(2分)
(2)禁穿胡服、改穿汉服。(2分)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维护北魏统治、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分)
本题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以看出,以汉语为正音,禁说鲜卑语;从材料中“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见,对30岁以上和30岁以下区别对待,这说明任何改革都应考虑实际循序渐进;第(2)问,从图中可见图中人物所穿的是宽袍大袖的汉族服饰,这与孝文帝禁穿胡服、改穿汉服的改革有关。说汉化,穿汉服这些措施从鲜卑族的角度来说,有利于鲜卑族的封建化;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有利于维护北魏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角度说,有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点评:北魏孝文帝改革历史影响要重点把握。1、性质:是冯太后和孝文帝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封建化改革运动2、积极性:(1)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3)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基础。3、局限性:改革不加选择,全盘汉化,没有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导致日后北魏的衰落。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据此,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在于?
?[?]
A.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B.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D.取信于民,重视承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各项对右图中迁都影响理解准确的是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
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利于削弱世家门阀特权
D.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提片信息北魏、平城、洛阳,,可知是指北魏孝文帝改革,孝文帝迁都洛阳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D符合题意。其他三项都与迁都影响无关,A不对,北魏此前已经统一黄河流域;B不对,这是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C不对,有利于打击保守势力。
点评:高考选择题尤其是材料型选择题,选材大多新颖独特,但无论怎样变化,都可以在教材上找到它的“身影”。因此,审题中回归教材,先确定其在教材中的位置,对解题大有裨益。如本题解读出北魏孝文帝改革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所显示的时代内容是(?)

A.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B.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C.政府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D.当时人们已经重视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商鞅变法这项措施实际上是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故 B 项正确。AC项说法正确,但是因为没有从本质上进行分析,而不是最佳选项;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防止水土流失的内容。
点评: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是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从而废除了世袭的特权。商鞅变法在推动秦国的富强、最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涉及到商鞅变法的措施、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婆罗门教神话:诸神分割了原人普鲁沙的身体,用他身体的不同部位创造出了四个不同的种姓:他的口变为婆罗门,双臂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两脚变为首陀罗。据此推测,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属于被统治阶级的是
A.婆罗门、刹帝利
B.吠舍、首陀罗
C.婆罗门、吠舍
D.刹帝利、吠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他的口变为婆罗门,双臂变为刹帝利,双腿变为吠舍,两脚变为首陀罗”说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通过利用身体器官的自然高下来附会和比拟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由此不难推测吠舍和首陀罗的身体位置低下其社会地位也应该处于被统治阶级,答案选B,A C D三项组合与题意主旨不符。
考点:印度的种姓制度
点评:印度种姓制度又称瓦尔纳制度是在后期吠陀时代形成的。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其特点是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四是各等级在法律上是不平等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