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方面 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中国近代思想》
材料二?从l840年到l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纲领的名称叫什么?(1分)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但为什么不可能实施?(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辛亥革命为了“使国家民主化”做了哪些努力?(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其结果如何?(4分)
(4)分别概括三则材料所反映的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及其主要思想理论。(6分)
(5)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得出怎样的认识?(2分)
2、判断题 1941年2月,美国罗斯福总统的代表居里来华,路过香港时对宋庆龄说:他将警告蒋介石,如继续同共产党对立、玩弄手段是不成的;居里到重庆后,会见周恩来并表示:美国赞成中国统一,反对日本侵略。分析当时的历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居里上述言论其实是假反蒋
B.当时美国赞同国共一致抗日
C.在对华政策上,美国把国共两党同等看待
D.居里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蒋介石集团的利益
3、判断题 “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 …… 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 …… 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4、判断题 (18分)中日关系一直是扰乱我国人民的群众的一个心病,今年日本政府公然搞钓鱼岛“国有化”,使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又一次引发了中国人民对中日关系的高度关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4年,日本在攻打台湾的时候,遭到台湾当地居民高山族的顽强抵抗,实际上中国也派出军队到台湾,但是最后清朝和日本谈判,签了《北京专条》。当时清政府为了面子不讲是赔偿,讲的是抚恤和道路的修整费。西方一个评论家讲这个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大的,他讲:“这里有一个不愿意战争,但愿意赔款的富有帝国。”所以,此后日本就觉得中国是软弱可欺的。?——陈景彦《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西方评论家讲的“但愿意赔款的富有帝国”的史实依据?(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后日本觉得中国是软弱可欺”的实际行动及影响?(4分)
材料二: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的市长当着到访的中国代表团的面说南京大屠杀不存在,讽刺的是南京与名古屋从1978年建立了姐妹市至今,34年的情谊也因为他一人的话,为之中断。南京市政府决定,暂停两市的官方交往。?——引自凤凰网
材料三:2007年8月15日,日本铭心会成员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举行和平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2010年12月19日,大阪三重县首府津市放映了《南京,被割裂的记忆》。这由63岁的松冈环把22年中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记录,还有参加过侵华战争日本兵的证言拍成。
——引自新浪网
(2)请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日本政府“正式官方交往”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4分)
材料四:日本对中国的一系列行为,我们也没必要去奉陪日本,对钓鱼岛这样一个弹丸之地的争夺,中共十八大再次重申了,中国现在仍然是面临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战略机遇期就是你要在和平的国际环境当中发展自己,壮大自己,这是非常重要的。——引自凤凰网
(3)材料中“没必要去奉陪”反映了中国什么外交立场?(2分)十八大重申的观点体现了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是什么?(4分)
5、判断题 下图是《我的团长我的团》剧照。剧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为鼓舞溃兵伤兵的士气,军方播报了关于不久前一个战役的一段报道:“……我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救同盟之英吉利军七千余众,夺回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

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全境
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相互配合
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
D.在缅英军都依靠中国远征军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