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方吹来十月风”,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来,随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中国化。
(1)说出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2)分析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其形成标志是什么?发展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哪些具体表现?
参考答案:
(1)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号召向俄国学习;在中国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
(2)马克思主义指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方案行不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3)形成: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
发展:《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论十大关系》和《正确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
本题解析:10.第1问直接有课本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难度比较大需要根据当时社会背景来回答;第3问根据课本内容回答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22年4月,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年来,中国人渐渐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这点觉悟,一方面是学问进步的原因,一面也算是学问进步的结果。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努力有(?)
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运动?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鸦片战争后,魏源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引导人们开始从器物层次学习西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并且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他们学习西方是在肯定封建制度和纲常伦理的前提下进行的。中日甲午战争后,以康、梁、严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反专制、兴民权、变法图强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几乎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并开始了革命实践。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则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点评:本考点还可以考查对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及评价的理解: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夫吾国言新法数十年,而效不睹者何也?则于新民之道未有留意焉者也。……若以今日之民德、民智、民力,吾知虽有贤君相,而亦无以善其后也。
——摘自梁启超《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
材料二?许多人以为中国不适用民主政府,因为人民知识程度太低。我不信有这话,……人民是民国的主人,他只要能指定出一个目标来,象(像)坐汽车的一般。至于如何做去,自有有技能的各种专门人才在。所以,人民知识程度虽低,只要说得出“要到那里”一句话来,就无害于民主政治。
——摘自《孙中山文集·关于民主政治》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梁启超、孙中山关于国民素质与实现民主政治关系的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梁启超与孙中山的上述观点本质上对立吗?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梁启超认为提高国民素质是当务之急,先培养“新民”,再建立民主政治;孙中山认为国民素质低下无碍实行民主政治,可以先建立民主政治,保障民权。
(2)不对立。理由:两者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是为了实现民主政治,推动社会变革,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艰难的探索。
请回答:
(1)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学习西方的器物;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
(3)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学习先进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由走欧美的路到走俄国的路再到走自己的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论者不察,以中国之人师法西人为深可耻……此说甚谬,夫天下之耻,莫耻于不若人。查西洋各国,数十年来,讲求轮船之制,互相师法,制作日新,独中国狃(拘泥,狃音扭)于因循积习,不思振作,耻孰甚焉!”根据材料判断作者应是
[? ]
A.慈禧太后?
B.奕?
C.康有为?
D.孙中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