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
[? ]
A.万木草堂、《万国公报》、强学会
B.时务学堂、《时务报》、《湘报》
C.大同学堂、译书公会、《国闻报》
D.时务学堂、《湘报》、《仁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标志着列强瓜分狂潮开端的事件是
[? ]
A、三国干涉还辽
B、《马关条约》签订
C、德国强占胶州湾
D、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初,梁启超指出“易姓者固不足为Revolution(革命),而Revolution又不必易姓。”这反映他的政治意图是反对
A.社会变革
B.推翻清朝
C.变革封建制度
D.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梁启超指出革命但不变姓,体现了维护清朝皇帝制度。故选B。
点评:本题需正确理解题意,和考查方向。难度较小。维新变法运动还可考查其进程以及影响等。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有关康有为成立保国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
B.与民族危机加剧有关
C.是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团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强调的是戊戌政变,D项描述的是戊戌六君子因变法而被杀的史实,该项符合题意要求,A反映的是清初的重大事件, B 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C项说明的是清末地方军事势力的兴起。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