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郑和下西洋时,可以用来确定航向和位置的方法有?
①使用指南针判断方向?②晴天观察太阳运行
③夜间用牵星板确定方位?④用浑仪或简仪判断方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主要保障是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②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 ③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④开放政策的一贯推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科举制考查的内容与科学无关,明清时期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③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经预言,“电力的火花”将取代“蒸汽大王”而统治世界。促使这一“取代”实现的理论突破是
[? ]
A.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B.西门子研制成功的发电机
C.格拉姆发明的电动机
D.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12分)
参考答案:(1)通过商路交流;借鉴其他文明;与其他文明并存。
(2)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3)因素:地理环境等在自然因素的阻隔,使早期文明交流局限于毗邻地区;经济贸易与科技发展等,拓展了文明交流的范围;政治制度与思想观念的不同,使文明呈现出复杂性;文明的多元与共享价值,使文明交流具有互联的意义。
启示: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文明交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观察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图示内容分析归纳,依据图示中的“商路”“两河流域文化”“埃及文化”“腓尼基”等信息可得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首先通过商路进行交流,其次在与其他文明并存的同时借鉴其他文明。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需要结合材料分析归纳,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已学相关知识分析归纳,依据材料中“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在东西方的交流过程中对东方的认识不断加深,改变了对东方理想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在中国衰落的同时欧洲却迅速发展,这便是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归纳整理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围绕所给材料及已学相关知识分析归纳,第一小问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首先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自然环境的阻隔影响了不同文明的交流;其次依据材料二可以得出贸易与科技的发展等因素使文明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最后依据材料三中“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可以得出文明的复杂性与多元化,使文明交流就更有意义了;第二小问启示需要学生依据材料主旨可以从文明的交流以及文明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中国象棋棋子中的“炮”,有时也写作“石”字旁。“火”字旁的“炮”出现最早应在
A.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唐宋时期
C.元明时期
D.晚清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火药应用与军事发生在唐朝末年,宋代时期火药武器大行其道,所以火炮应该最早出现在唐宋时期,答案选B,A C D三项时间不符合史实。
点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并称为四大发明,高考对其的考查一方面是集中在这些科技成就产生的年代以及发展历程,另一方面是考查他们对西方近代世界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