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13:43:2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建设最具成就的时期是 ①秦汉 ②隋唐 ③宋元 ④明清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是在秦汉时期,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例如秦汉时期实行的郡县制为后世所延续,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也对后世影响深远,宋元和明清时期基本上是在这两项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没有多大改变,所以秦汉和隋唐对中国古代封建制度具有开创性的贡献,成就最大,宋元和明清时期仅仅是补充,当然也有少量创新,但并不占主导地位,故①②符合题意,选A项。 考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 点评:从秦代开始按照郭沫若先生的观点即认为中国进入了以租佃为主要生产关系特征的封建社会,此后中国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开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并缓慢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86年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进行村委会换届,乡政府一改以往的做法,“不定框子,不定调子,不提候选人”,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这种选举方式被当地群众称为“海选”。这种选举办法推动了哪项制度的改革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叙述的是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新办法,属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改革尝试。故选B。 考点: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点评: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立村民民主自制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读图一至图四,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其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的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制度: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②特征:皇权高度集中。 (2)①变化:丞相制度被废除,皇权进一步加强。②解决措施: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3)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 ——《东华录》(清) 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们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权利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英) 材料三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8.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9.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权利法案》(1689年)(英) 请回答:(12分)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观点的不同之处。(4分) (2)结合时代背景比较这一历史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4分) (3)分析中英不同的政治体制给两国历史发展所带来的不同影响。(4分) (4)从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看,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趋势?(1分)
参考答案: (1)不同:材料一认为皇帝应总揽全国一切大权;材料二认为权力来自人民,反抗强暴统治是上帝赋予人民的权利。(4分) (2)不同特点:明清时期中图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4分) (3)不同影响:中国的政治体制虽然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但它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英国的政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4分) (4)趋势:从人治向法治转化。(1分)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特点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要能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此题的难点是对材料二的理解。“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表达的观点是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选择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们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权利的共同庇护。”表达的观点是人们可以利用上帝赋予的权力推翻强暴统治。其他两问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为了做到“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在政治制度上有什么重大创新?(6分)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4分) (2)联系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有关知识,比较唐朝与秦朝的变化,说明变化趋势。(4分)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二、三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4分)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2分)
参考答案:(1)创新:①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②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③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6分) 作用:①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②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 ③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4分,任意两点即可) (2)削弱相权,加强皇权(4分) (3)新的变化: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4分) 消极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2分)
本题解析:(1)第一小问秦始皇在政治制度上的重大创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回答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即可,如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第二小问影响直接联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来回答即可,如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彻底打破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2)变化趋势联系唐朝的中央机构的变化的史实来分析即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从而保障君权的独尊,而秦朝的相权为一人所有,汉代实行的内外朝制,可得出趋势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第一小问新变化联系材料二中“罢丞相不设”和材料三中“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第二小问消极影响联系所学可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制、军机处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