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08 15:18: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古今中外,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近代西方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或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 年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判断题 汉初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时最大的不同是(?) A.中央官制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设置 D.独尊儒术
3、判断题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4、判断题 2002年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为此,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网友说:宣扬赵国放弃对秦王的反抗就等于抗日战争时期宣扬对日本投降,秦始皇的天下观就是“大东亚共荣圈”。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A.战国诸雄都是华夏族的一员,彼此的征战是内乱而不是侵略 B.日本人同中国人一样都属于蒙古人种,是一个民族的大家庭 C.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没有历史的可比性 D.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是两国的历史主流
5、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经济变革而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基础。由于当时新开垦的土地的管理不属于封建关系范围之内,所以地租都被直接交入诸侯们的府库……这样一来,诸侯们就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各自封国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对地方上的府、州,则另设通判以抑制知府、知州的职权,这在宋初对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曾起到一定的作用。至道三年(997年)又将全国划为15路,各路设转运使,后又设提点刑狱,除负责转运财物、审理刑狱外,还负责监察地方,称为监司.包括后设置的提举常平司,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统治。?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最后通过的《联邦宪法》固然比起《邦联条例》说大大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但是它并未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它把相当多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换言之,它确立了一个联邦制。它既避免了《邦联条例》的极端,又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害,既把各州团结成为一个国家,又保障了地方的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这样就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首创性。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发生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重大的政治变革”指的是什么?(6分) (2)指出材料二中“通判",“转运使”的职能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地方制度的利与弊。(8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联邦宪法》所建立的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这些体制建立的积极意义(8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