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08 15:18: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古今中外,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近代西方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或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 年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秦汉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美国《1787 年宪法》采取联邦制,加强中央集权,故①④正确。“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英国《权利法案》是对王权限制的法案。故②③不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郡县制;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汉初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时最大的不同是(?) A.中央官制 B.皇帝权力 C.地方行政设置 D.独尊儒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中央政治制度方面,汉承秦制,故A、B不正确;“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巩固统一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故D项不正确;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这是汉初的政治制度与秦朝最大的不同,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命题主要从以下角度:(1)古代中国封建王国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方案;(2)诠释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或对相关材料作出的正确的解读,并分析其意义和影响;(3)比较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理解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 ]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2年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为此,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网友说:宣扬赵国放弃对秦王的反抗就等于抗日战争时期宣扬对日本投降,秦始皇的天下观就是“大东亚共荣圈”。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在于没有认识到 A.战国诸雄都是华夏族的一员,彼此的征战是内乱而不是侵略 B.日本人同中国人一样都属于蒙古人种,是一个民族的大家庭 C.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没有历史的可比性 D.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是两国的历史主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考察对中华民族内部战争的认识问题,它和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在性质上有质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伴随经济变革而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经济的发展和商品化为各封建国家的统治者提供了建立中央集权所必需的财政基础。由于当时新开垦的土地的管理不属于封建关系范围之内,所以地租都被直接交入诸侯们的府库……这样一来,诸侯们就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各自封国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对地方上的府、州,则另设通判以抑制知府、知州的职权,这在宋初对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曾起到一定的作用。至道三年(997年)又将全国划为15路,各路设转运使,后又设提点刑狱,除负责转运财物、审理刑狱外,还负责监察地方,称为监司.包括后设置的提举常平司,以加强朝廷对地方的统治。?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最后通过的《联邦宪法》固然比起《邦联条例》说大大加强了中央的权力,但是它并未建立中央集权的体制,它把相当多的权力保留给各州。换言之,它确立了一个联邦制。它既避免了《邦联条例》的极端,又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害,既把各州团结成为一个国家,又保障了地方的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这样就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首创性。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现象发生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重大的政治变革”指的是什么?(6分) (2)指出材料二中“通判",“转运使”的职能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地方制度的利与弊。(8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联邦宪法》所建立的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这些体制建立的积极意义(8分)
参考答案: (1)时期: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变革:分封制逐渐瓦解,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 (2)职能:通判负责监察地方官员;转运使负责把地方财物转运到中央。 地方制度的利和弊:利: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弊:地方权力太小,易唯上是从,难以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积极性。 (3)体制:联邦制(2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制相结合。(2分) 积极意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2分);中央掌握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2分);联邦制的建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分析与理解。回答本题要结合材料的内容及所学回答。由材料“伴随经济变革而的是重大的政治变革……土地的管理不属于封建关系范围之内,所以地租都被直接交入诸侯们的府库……这样一来,诸侯们就能够把从前分给贵族们的封地转变为由他们各自封国的中央政府派官员管理的行政单位”可知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大量荒地开垦,私田不向国君缴纳地租而据为己有。经济上的变革影响到政治领域,分封制逐渐瓦解,中央集权制则逐渐形成。社会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期。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朝时候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掌握及对其利弊的分析能力。由所学可知,宋朝初年,为加强集权,在地方设通判,以监察地方官员;设转运使以负责把地方财物转运到中央。上述措施,有利于加强集权,但造成地方的贫困和权力过小,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国联邦体制的分析与评价能力。分析回答时要注意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如材料“它确立了一个联邦制。它既避免了《邦联条例》的极端,又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害,既把各州团结成为一个国家,又保障了地方的一定程度的自治地位,这样就可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首创性。”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