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易安旦夕,歌舞河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自台事(割让台湾)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恃,人无固志,好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发起戊戌变法。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他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睁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一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
——摘编自“百度百科词条”
材料三:“几百年积下的毛病,尤其要慢慢来治。这次的失败就是新派人‘求快’两个字的失败。……如有一般有学问、有办法、有经验、有涵养的老辈出来主持,一定可得相反效果的。”?
——黄遵宪评戊戌变法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背景。(4分)材料二中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6分)
(2)材料三中黄遵宪是怎样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明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议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工作中定下了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
参考答案:(12分)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7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3分)
(3)西方文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胡绳曾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他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公车上书”
C.辛亥革命
D.“百日维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可以理解到一历史史实叙述的是康有为联合在京的举人发起的“公车上书”,“公车上书”使维新变法从思想宣传演变成为政治行动,因此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治国所用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览阅奏章,犹不能尽。
——《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梁启超的这段话说的是哪—项变法内容?你对“举国鼓舞欢蹈”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答案:梁启超的话指的是变法法令中的“提倡官民上书言事”一项。原来清政府规定,不仅老百姓不能上奏章,就是一般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都没有资格上奏章。“举国鼓舞欢蹈”主要是指这次变法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得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
本题解析:应运用所学知识剖析材料。从所学知识看,戊戌变法的主要意义在于思想启蒙,从这一知识点出发看材料,可知材料的中心意思在于表达变法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