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清朝时期有大臣提出“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中国隋唐以来的千年大法——科举制度废止的时期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清末新政
D.辛亥革命
2、判断题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
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
3、判断题 下图为1833—1898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

“共和”“民主”在1833—1913年的出现的频率度统计
从图中可见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孙中山在海外领导同盟会,忽视国内的宣传?
B、宣传君主立宪的维新思潮成为国内新思想主流?
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清政府要民主但不同意放弃帝制
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③新文化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判断题 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和革命派
D.维新派和革命派
5、判断题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同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摺》
材料二?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 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