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时期,促使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铁器的使用
B.社会人口的增加
C.国家分裂的影响
D.统治阶级的提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C.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D.川西地区农业、商业发达繁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当地人对牛的重视,反映了古代牛耕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故选B。A项材料并不能体现;C项错误,对牛的重视不是迷信的思想;D项材料并未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农业·古代中国耕作方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兴修水利、调整田制和赋税,扶植并控制小农经济。其原因不包括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外贸易的地位
C.小农经济的兴衰关系到广大农民对政权的人心向背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稳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农经济的理解。B项是错误;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与国家对外贸易的地位没有关系。其它都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关。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 ]
A.筒车
B.耧车
C.曲辕犁
D.水排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封建社会“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高度集中
C.是封建社会的正常现象,封建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得以根本解决
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封建社会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可以自由买卖或转让。这样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导致了“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现象。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但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故选C。
点评:为了保证国家赋税收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采取措施抑制土地兼并。如北魏至唐实行的均田制,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收税等。由于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