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一)
A.GIS技术 B.GPS技术 C.RS技术 D.实地考察 |
2、综合题 读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增长和经济中心分布简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城市乙是??省(写简称)(1分)的省会所在地。连接两大经济中心的铁路干线是?。(1分)甲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之一,影响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1分)
(2)简述该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分布特点。(1分)
(3)图示地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周边地区偏低,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4分)
(4)简述该区域洪涝频发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3、单选题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资源分别是
[? ]
A.水资源、天然气和电力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2.下列关于西电东送对西部和东部地区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可以推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②可以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环境建设
③有利于西部地区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
④可以带动东部地区冶金、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发展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4、综合题 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资料四: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B.河流供水充足
C.政治中心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
(4)根据资料四,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_______(大、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承载力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5)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5、综合题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工程C 是?,从自然和人为原因分析该工程中、东两支线的调入区需大量调入该资源的原因。(7分)
(2)图中 B 是??工程,它将形成南部、中部、北部三大输送通道;其北部通道是将??的水电和?、?的坑口电站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4分)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