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1.图中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2.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低?②距海远近?③夏季风影响?④洋流影响
A.海岸线
B.纬度
C.地形
D.大气环流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②④
H.①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示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即与纬线基本平行,故反映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
2.地形:昆明地处(云贵)高原,台北地处平原,地势高低差异导致气温差异;海陆位置:昆明位于内陆,台北位于沿海,冬季两地受海陆影响差异明显(或昆明气候的大陆性强,台北气候海洋性强)洋流:台北冬季受日本暖流增温影响;此时为冬季,故夏季风的影响对两地温带差异的影响不大,③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气候差异和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注意读图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中是我国部分省市分布图,图中A工业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
A.能源短缺?
B.水源短缺?
C.交通不便?
D.基础薄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见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3题。
1.根据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丙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自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地区是:3.乙区东南部地区农牧业的特点是: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地表温度较乙区低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热量条件比甲区高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
D.甲区与丙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E.东南地区
F.华中地区
G.华北地区
H.东北地区
I.高山牧业,河谷农业
G.草场牧业,河谷农业
高寒牧业,绿洲农业
草场牧业,灌溉农业
参考答案:1. D
2. C
3. A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三大地区的地理环境。根据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判断甲表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乙表示青藏高寒区;丙表示东部季风区;第1题,由于乙表示青藏高原,地势高,故气温较甲低,热量少;乙和丙南部是以3000M等高线为界;
2.第2题,华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其中华北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而黄土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
3.第3题,乙表示青藏高原为我国高山畜牧区,种植业分布在东南部的河谷地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一)和某山地东、西坡地质剖面图(图二),该山地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回答1~3题。

1.图二所示山脉位于图一中的
[? ]
A.A
B.B
C.C
D.都不是
2.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而图二中甲地发育并不明显,原因是
[? ]
A.该地山不够高
B.该地风沙较重
C.该地人类活动明显
D.该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3.甲地东部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地主要发展绿洲农业
B.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C.高山冰雪融水是其主要水源
D.盐碱化是该地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
参考答案:1、A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多选题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河流含沙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影响乙地含沙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A.图例d表示含沙量最小
B.图中各区域边界明确
C.含沙量分布空间差异明显
D.甲处可能形成“地上河”
E.气温年较差
F.降水量、降水强度
G.河流结冰期
H.土地及利用状况
参考答案:1. CD
2. B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河流特征。
1.结合图例d分布于黄土高原,含沙量较大,A错误;图示区域的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B错误。
2.河流含沙量主要反映水土流失,主要从流水强度和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