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甲山脉北坡生长着繁茂的森林,而南坡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河流的源头分别发源于哪里?该河的中下游为什么没有支流汇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示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该地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省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它与我国其他几个畜牧业基地相比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地区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三大自然区由于自然要素的差异导致人类活动和自然景观的差异性,读图1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A.由东至西: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由东至西: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来越小
C.由东至西:农业、牧业
D.由东至西:地形由山地到盆地
E.受夏季风影响
F.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G.位于湿润地区
H.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
3、单选题 2009年3月结束的“两会”上,我国“六大核心经济圈带”的概念逐渐浮现,区域竞争越发激烈。回答1~3题。

1、“六大核心经济圈带”均位于
[? ]
A、湿润地区
B、第三级阶梯
C、季风气候区
D、矿产丰富区
2、Ⅳ经济圈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 ]
A、政策扶持
B、著名侨乡
C、海运便利
D、科技发达
3、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段的地形剖面,该地段最有可能属于

[? ]
A、Ⅱ经济圈
B、Ⅳ经济圈
C、Ⅴ经济圈
D、Ⅵ经济圈
4、综合题 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图中山脉为界,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省________资源丰富,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区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产生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4)B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5)横贯C省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_。
5、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地气温有差异,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差异
B.环流条件的不同
C.海陆位置不同
D.地形不同
2.该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地,主要原因是
[?]
A.该地地理位置优越,接近我国东南部消费市场
B.对外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输送
C.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常规能源丰富
D.东西部协调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