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面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 江苏是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区域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08年江苏省区域发展概况表?

材料二 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际联系示意图

小题1: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1分)
小题2: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中,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的是?,简要评价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5分)?
小题3:图中箭头代表人口和产业转移方向,其中代表人口迁移方向的是?,代表产业转移方向的是?。简述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发展的影响。(6分)
3、单选题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题。
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彼得堡
E.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F.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G.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H.可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4、单选题 下图中a、b两条虚线有一条代表在西向东流的河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是2.要迅速了解该区域森林病虫害发生的范围,最适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a线两侧
B.30°N线北侧
C.b线南侧
D.30°N南侧
E.数字地球
F.遥感
G.全球定位系统
H.地理信息系统
5、单选题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回答问题。1.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明显滞后
B.明显过快
C.发展比较合理
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E.①②③
F.②③④
G.①③④
H.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