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五) 
            
            
            
 A.一般含有化石 B.有可能裸露在地表 C.由变质作用形成的 D.海底几乎都是花岗岩  | 
2、综合题  (20分)读新西兰南、北二岛示意图(图丙),图甲为甲地的气候统计资料,图乙为南岛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乙,概括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并解释南阿尔卑斯山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据图丙判断该区域人类活动主要分布的岛屿(南岛或北岛);并简述你的理由。(6分)
(3)简述甲地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3、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两个不同时期河流地貌发育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漫滩最宽阔的河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前后两个时期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侵蚀作用
B.堆积作用
C.地壳上升
D.火山喷发
4、单选题  读地貌景观图,其成因差异是(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5、单选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1-3 题。
?
1.图中甲处的坡度比其他地区坡度大的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B.此处有断层
C.岩浆活动
D.冰川堆积
2.跨流域调水改变的是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
A.②
B.③
C.⑤
D.⑥
3.图中植被从阔叶林过渡到针叶林,体现了
[? ]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城市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