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春节刚过,有媒体报道,超过90%的受访珠三角企业表示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不惜千里迢迢跑到中西部去招工。却仍招不到几个工人。甚至出现东西部地区争抢劳动力现象。
2010年中国大多数城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加了22.8%。“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廉价劳动力时代正在逐步消失,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维系。”?
(1)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阶段“用工荒”给我国东、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三农政策的实施),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城乡经济差异缩小;近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原东部地区很多制造类企业加速西进步伐,内地不少省市就业机会增加、薪资待遇提高;区域之间比较优势的弱化,导致劳动力的分流;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自身劳动力需求大;此时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完成,东部省份相当多的企业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等。
(2)(随着劳动力缺口的扩大和使用成本的不断提升)促使东部地区加快产业升级,更专注于科技研发,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东部地区为留住有效劳动力,加快城市化问题的解决;中西部地区利用土地、环境、资源、生活、政策等各方面优势,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通过产业转移,加强东西部的联系;有利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人口就地转化;减轻目前大城市的环境压力等。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水能、生物能、石油
B.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C.煤炭、潮汐能、太阳能
D.风能、水能、天然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近2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3、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商品粮基地转向花卉、蔬菜、水果等产品基地的因素是
? [? ]
A.气候因素
B.市场因素
C.劳动力因素
D.地形因素
参考答案:1.D
2.C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E.土壤肥沃
F.地形平坦
G.水热条件好
H.人均耕地多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位于降水较少的高原上,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乙地位于地形平坦的东北平原上,是耕地;丙地位于大兴安岭,是林地。故选D。
2.商品率是余粮与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东北地区人均耕地多,余粮多,而产量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故选D。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
A.调整农业结构
B.增加木材产量
C.提高农民收入
D.提高生态质量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为了生态效益。其直接目标是调整农业结构和提高生态质量。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