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是:
A.阿根廷
B.澳大利亚
C.法国
D.美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农业生产。美国耕地面积广阔,且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2010年春节后,沿海省份出现了比往年更为严重的用工短缺现象,许多企业主亲自开着豪车抢工人;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严重,广东省估计短缺200万。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用工短缺原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人口已出现劳动力短缺问题
B、世界经济回升,沿海地区外向型企业加工定单增多
C、近几年,中、西部经济发展较快,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业的现象
D、沿海地区的生活成本提高速度快于工资的提高
2、下列对沿海用工短缺现象造成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促使当地企业升级或转型
B、我国人口继续大规模由内地向沿海地区迁移
C、促进沿海地区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D、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迁移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问题。1.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2.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是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生物残体分解快?
④生物生长迅速3.雨林中养分储量最大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E.①②③
F.①③④
G.①②④
H.①②③
I.水体
G.土壤
枯枝落叶
植物体
参考答案:1. D
2. C
3.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雨林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表现在:地球之肺: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地球的储水库:涵养水源;天然的空调机:调节气候;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2.③生物残体的分解不属于生产环节。错误。
3.养分储存的表现就是有机体,即植物体。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2001年-2010年城镇、农村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总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2.导致农村和城镇能源消费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风能为主
B.水能为主
C.化石能源为主
D.生物能源为主
E.新型能源的利用
F.经济水平的提高
G.节能减排的实施
H.生态农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石油、天燃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的比重超过60﹪,C对。风能、水能、生物能所占的比例小,A、B、D错。
2.读图,可以看到,农村和城镇的能源消费总量,呈持续上升趋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上升趋势。所以导致能源消费总量上升的主要原因不是新型能源的利用,A错。只能是我国经济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能源消耗量增加,B对。图中消耗能源在增加,排放二氧化碳量也在增加,与节能减排无关,C错。生态农业发展不会导致能源消耗增加,D错。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E.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
F.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G.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H.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
1.①时期劳动力主要从事狩猎采集,出现在人类社会的早期;④时期从事种植畜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增大, 表示农业文明时期;②时期从事工业活动的就业比重较大, 表示工业文明时期;③时期知识劳动所占比重大,表示后工业化阶段。
2.②阶段表示工业文明时期,该阶段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矛盾尖锐,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