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唐诗中就有“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据此完成下题。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①江南立体农业的生产景观?②农民夜晚耕作,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③暂时缓和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④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诗句描述的是唐朝农民放火烧山、开垦山田的现象。一方面,这种做法可以获得一定量的土地,缓解农村缺少土地的矛盾,同时由于破坏植被,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有关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都是我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
B.大豆、甜菜是东北最具特色的农产品
C.由南向北玉米的种植比例逐渐增大
D.目前中国粮食相对富裕,东北应减少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指出了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发展方向。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辽河平原人口众多,工业发达,不是商品粮基地,A错;B正确;由南向北玉米的种植比例逐渐减小,C错;东北平原优势在于粮食种植业,要以粮食为依托,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


(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
? 工业结构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工业布局的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态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他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
(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过度开采,湿地破坏(写资源、生态、污染三个方面的问题)。
(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向
? 城市东北方向河流下游方向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 交通、科技、城市功能
? 区合理调整等(任两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2003年1月7日,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通道全面贯通,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34~35题。

小题1:粤海铁路通道跨越的海峡是
A.台湾海峡
B.琼州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