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二)
A.该区域为季风气候区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旺盛 C.地形较封闭,降水少,蒸发旺盛 D.该地荒漠化严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小题1: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这是宁夏平原及其附近地区,P处位于宁夏平原,因地势低,故气温偏高。Q处位于贺兰山区,气温较低,又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故多降雪。再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Q地降雪日数有可能为12天。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问题: 参考答案:1.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治理。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参考答案:(l)三峡?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灌溉、生活用水、旅游等。 本题解析:本题通过世界拆坝材料和“引江入湖再造八百里洞庭”等材料切入,考查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第(1)题,较为简单。第(2)题,荆江之险在于其弯曲回肠,排水不畅,泥沙淤积成地上悬河,易发生水患。第(3)题,侧重流量、通航里程、通航时间等方面。第(4)题,湖泊萎缩将加重下游洪涝灾害。第(5)题,湿地的生态效应可从涵养水源、蓄洪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方面分析。第(6)题,结合材料可知其有利于减轻荆江段防汛压力。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3~15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读图能力。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根据图中信息显然可得。
小题2:从产业结构看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比重大,其城市化水平就高,所以A项正确。
小题3:③第一产业比重最大,所以二,三产业比重就低,导致城市化水平低。所以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7分)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括号内)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原因是?。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参考答案:
(1)D (1分)
(2)南昌(1分)?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1分)
(3)乌鲁木齐(1分)?距海远,水汽少(1分)
(4)五台山地形雨(1分) 增加了降水量。
本题解析:
(1)读表格数据,可以看到,南昌、乌鲁木齐春季降水量占的比重大,所以A错。乌鲁木齐的降水季节变化很小,所以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的说法错,B错。南昌位于东部季风区,在春季降水占的比重最大,C错。华北平原的降水量情况以郑州为代表,集中于夏、秋季节,D对。
(2)南昌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副热带高压在这里盘踞一个月左右,因盛行下沉气流,水汽少,降水偏少,形成伏旱天气。
(3)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亚欧大陆中部,四面距海远,到达的水汽少,降水少。
(4)五台山位于东部季风区,在山地迎风坡对夏季风有抬升作用,多地形雨,所以降水多, 增加了降水量。郑州位于平原地区,没有地形的阻挡,降水较少。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区域地理》高频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