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区域地理》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五)
A.塔里木盆地边缘 B.黄淮海平原 C.四川盆地 D.河西走廊 |
2、综合题 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线市场输送30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分)
3、单选题 图4所显示的是我国某地形区。读图完成9-10题。
小题1:该地形区的南、北分别为:
A.黄河流域海河流域
B.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长江流域
小题2:为更好地监测该地形区地表环境的动态变化应采用:
A.地理信息系统
B.抽样调查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
4、单选题 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下图为2004年和2007年台胞游客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题。1.台胞游客数量均上升的省区有2.对台胞游客来说
A.山东、福建、四川
B.云南、贵州、甘肃
C.甘肃、广西、河北
D.黑龙江、吉林、辽宁
E.东北的夏季暖阳具有吸引力
F.海南因热带风情而增长迅速
G.广东省优势在于距离比较近
H.海运是出游大陆的主要手段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M、N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 ]
A、M为资金,N为劳动力
B、M为能源,N为技术
C、M为技术,N为资金
D、M为信息,N为零部件
2、若M为钢铁厂,其转移对甲、乙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 ]
A、甲地就业机会增多
B、促进甲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C、加快乙地工业化进程
D、带动乙地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