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浏览材料——对材料的初步处理
一、浏览材料的节奏——不求甚解
(一)搁置问题
搁置问题也可以说是暂时忘掉问题。有人会觉得奇怪,开始读了问题,为什么现在又要忘掉问题呢?既然现在要忘掉问题,那开始对问题的阅读不是显得多余了吗?那是因为带着问题去阅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会严重影响到阅读的速度。忘掉问题就是抛开这个包袱,轻装上阵。那么为什么前面又要阅读问题呢?这是因为对题干的阅读有利于我们把握材料的主干,所以阅读题干是有必要的。
(二)只看不读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在浏览材料的时候,有个基本原则,“欲慢则不达”,也就是说,在这遍阅读中,要读得越快越好。因为这遍阅读是对全篇材料整体的把握,如果读得慢了,去纠缠一些细节,就会导致我们对材料整体把握不清,这就是所谓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对材料有整体的把握,就要学着从远处、从外部去关注材料。我这里说的只看不读是说我们只是浏览,并不深入地阅读。在这遍浏览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能发出任何声音,哪怕是内心深处的声音也不能发出来。有些人在读的时候喜欢默念,这样的阅读方式是有道理的,但是放在这遍阅读中是很不好的。同时,也不要出现指读等方式,这都不利于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还有些同学在读的时候,很怕自己漏掉了什么关键的地方,读了一遍不放心,又多读一遍,在这遍阅读中,也是很不恰当的,读的时候不要回头读,也不要逐字逐句读。根据一些专家的调查和实验,如果逐字逐句地读,一般人阅读普通材料的速度是每分钟大概在150—300字之间,6000字左右的材料快要20分钟,慢则要40分钟。有的人会说,不正好吗,考试要求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你就搞错了。
浏览材料这一步一定要快。根据材料不同特点和个人的反应,浏览的速度应该在600—1000字/分钟。6000字左右的材料浏览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为什么要这么快地浏览全文呢?人的记忆都有一个持续的时间段,浏览全文是对材料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只有快速地浏览,读者才不至于读到后面,忘了前面。才能够不陷入具体的细节中无法自拔。这样才能够帮助阅读者对材料进行全面总体的把握。
如2002年国考材料中有这么一段:
“找到网游神,找到幸福”,“每月20台电脑,等你拿”。打开任何一个网站,这样的游荡式网络广告几乎随处可见。虽说广告面积有大有小,但广告总是随滚动条一起共同进退,无论是读者在阅读,还是在查找信息,它的突然出现,总是将读者连贯的思路打断。对此,不少读者表示反感。从事新闻工作的黄小姐说:“每次打开网站,广告就铺天盖地向我袭来。一次,我在某网站检索一条新闻,一打开,一个大大的手提电脑广告就出现在我眼前,它还正好占据有利地形,将链接堵得死死的。关又关不上,打开后又无法显示。”某大学的学生反映:“每次我要从一个网站链接到另一个网站时,总是出现一堆堆的小型广告,它们往往没什么意思,但它的危害还不小,我的机子的浏览速度减慢了,严重时还会造成死机。”
这段材料有300多字,全都是在对受到广告骚扰的过程和细节进行描写。读这段材料,10秒钟左右的时间就够了,不用仔细看中间的细节,我们就可以将材料的内容总结为:网络广告骚扰、危害电脑用户。至于具体怎么骚扰的,骚扰的结果和表现怎么样,这些都不重要。这个地方说了有这样一种现象,你只要知道这个现象的结果就可以了。有的考生会说,这只是不重要的材料,我当然知道应该这样读,如果材料很重要呢?也采取同样的方式。如下面这段材料:
要集中力量继续重点帮助贫困群众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项目。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为原则,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选准产品和项目,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销售服务。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和要求,对具有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生产,进行连片规划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引导和鼓励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贫困地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以贫困乡、村为单位,加强基本农田、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2010年,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区域内,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做到绝大多数行政村通电、通路、通邮、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做到大多数贫困乡有卫生院、贫困村有卫生室,基本控制影响贫困地区群众生活生产的主要地方病。
这一段是2005年国考的材料,这段材料的信息量很大,很多考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停下来,或者会慢下来,这在浏览材料这个环节是没有必要的,在这个环节中,你只需要知道这段材料说的是一些对策就可以了,至于对策是什么,可以分成几个方面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浏览材料这个步骤不用去过问,这是我们下一步答题阅读要做的事情。
总之,在浏览材料过程中要牢牢记住两个字——速度!
二、浏览材料的目的——掌握材料信息量分布
(一)如何清除材料——对材料的先天判断
有些考生会觉得奇怪,材料还有无用的?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不仅有,并且很多时候无用的材料还很多。尤其是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经常都会有一些多余材料。多余材料就像你在买菜时候的水分,或者菜根上的泥土,一定要先清除。哪些材料是无用的呢?
1.单纯谈背景的材料
这样的材料空洞无物,是没有任何内容的材料,既不说明问题,也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的材料在考试中经常出现,如2005年国考的材料1:
缓解和消除贫困仍然是中国今后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为加快解决在一定程度和特定地区仍然存在的贫困问题,我国于2001年5月召开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21世纪前10年中国的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次会议后,我国正式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其后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
我们只需浏览一下,就可以判断上面这段材料好像说了点什么,但其实什么具体的内容都没有,这样的材料就可以直接删除。再比如2007年国考第一段材料的前半部分: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西北的北焦村,是市二环路内45个城中村之一,1200多户、3000多人,一些外地人在村里租房做生意,多数村民靠收房租生活。
1968年2月,河北省省会从保定迁至石家庄,市区迅猛扩张,近郊土地被征用的速度急剧加快,修铁路,盖生活区,建机关、厂矿、医院、学校,都在征地。71岁的原村支书陈某说,当地土地征用,政府不给钱,但一亩地拨2—3个名额给村民,身份由农民转为工人,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征地越来越多。省政府的外贸、内贸、轻工业和化工等七个厅局级机关先后来到北焦村扎寨。村中布满机关宿舍。北焦村因此号称七局宿舍。
1975年,陈某还是生产大队长,他记得70年代开始国家征地有了补贴。这些补贴主要归生产大队,用于发展集体企业,村民进企业做工,北焦村靠土地补贴盖起了旅馆、商店,办起了塑料厂、鞋厂等20多家企业。
当时国家规定土地按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来补偿,补偿分为土地补贴、劳动力补贴和青苗补贴三种,1971年,1亩地补贴240元;1976年,每年1亩补贴1000元。陈某说,补贴增加是因为村民改种粮食为种蔬菜,土地产值增加了。
1986年陈卸任时,北焦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