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申论
1.申论考试,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的测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20分钟。3.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沦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1、 二、资料
1.有关人士认为,创新型国家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一是要依靠创新支撑经济的发展;二是使创新成为社会普遍行为;二三是能够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在上海举行的“上海领军人才工作推进会”上说-未来我国人才建设的重点将集中在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王晓初说,培养造就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当前要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高层次尖端人才及国际性大帅和领军人才,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据分析,就现状而言,我国可称得上是“人力资源大国”,却远非“人才资源强国”,即使在全国人才资源相对集中的上海,高层次人才占人口比例也仅为0.5%,只有日本的1/10、新加坡的1/3。
王晓初表示,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锻炼人才。王晓初强调,必须为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打造有利于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
2.中国现在大多数是包装设计和外形设计的专利,而发达旧家的专利中88.6%都是发明专利,中国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与万分之三,中国的制造设备、成套设备70%~100%都要依靠进口,很多的国有企业注重的是引进外国的技术,但是不注重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升级。中国人花一块钱引进技术的话只花8分钱用于对这个技术的消化吸收,比例是1:0.08,而日本、韩国的比例都在1:8左右,人家花一块钱引进技术要花8块钱应用它,改造它,把它变成自己的技术。另外,中国的专利技术成果中职务发明仅占36.5%,非职务发明占63.5%,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发达国家申请的发明专利中95.5%是职务发明;外国完全是从国家角度来支持专利发明,中国的发明往往是个人行为;外国的发明靠团队的合作,比如说微软是靠一二十万人共同奋斗而开发出来的,而中国现在根本难以出现这种团队合作的大发明,基本上是一团散沙。
3.中国加入wTO之后,烟草行业在日益开放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史大的压力。尽快提高中国烟草行业的整体竞争实力,迎接更为严峻的市场挑战已经刻不容缓,这也是行业上下极为关注并且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2002年全国烟草专卖局局长(公司总经理)座谈会上,姜成康局长明确指出:把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主线提升炯草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作为今年下半年烟草行业发展计划的工作要点之一。
近几年来,中国烟草行业在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中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全行业已经对66家卷烟工业企业、80多家卷烟复烤企业和一部分烟草物资、流通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调整和重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都有』’明显增长。但从史深层次上讲,我国烟草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还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国内外市场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炯草行业长期以来存在的“散、乱、低”、大而不强、体制滞后、机制不活、缺乏竞争力、规模不经济等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因此,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外烟草企业和行业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我国烟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烟草行业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也将促使烟草行业由目前的行政垄断向经济垄断转变。如果实现了这个转变,即使将来中国取消了烟草专卖制度,烟草行业也能依靠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稳定发展。
4.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从装备到经营形式都呈现出许多积极的变化,但农业生产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靠天吃饭,农业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的脆弱,与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出现这样的问题,直接原因之一是农业的科技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科技人员存在人力不足、知识老化和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信息服务、科技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农业综合执法等类的农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t
5.现在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东南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都把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其科技发展的创新体系都是企业的主导力量,企业贴近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商品,通过市场得到回报促进壮大,增强国家整体创新能力。
企业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础,科技创新体系都是以企业为主导力量,而企业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如果高校和产业联动,对企业来说,可缩短创新的流程,降低创新的成本,让创新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职工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要注重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小革新、
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展示技术创新成果,推动创建创新型企业。应注重在职工中普及创造学知识,大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复合型职工与“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相结合,切实增强职工的创造能力,推动建设创新型职工队伍。
6.在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举行的一场食品产业发展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食品产业在创新能力、关键技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与会专家谈到,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煮面吃,而1958年日本人发明了油炸方便面并风靡全球;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石磨豆腐,而1953年日本人发明的日本豆腐风靡世界……中国的许多传统食品变成国际性产业是在国外完成的,这发人深思。
有关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食品工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4:1,在我国这一数据仅为0.55:1;发达国家工业食品占食品消费比重大于90%,而我国则小于4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于85%,我国则小于40%。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胡小松介绍说,当前发达国家正将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以专利为先导、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不断提高技术门槛,扩大竞争优势。食品产业整体向“多领域、多梯度、深层次、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食品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专家建议,要缩小与发达国家在食品产业方面的差距,需要国家引导和地方联动相结合,全社会共同推进,尤其要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要技术支撑、同时实行多元化资金投入的运行机制。
7.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始终没有停止过,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但是,不同国家应对危机的策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国家未来的经济走势,成为决定国家经济走向脆弱或健康的分水岭。实践反复证明,技术创新是100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共同举措。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历了经济大萧条。与当时的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主导的经济政策相得益彰的是,美国汽车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的深刻技术变革与结构整合,以及托拉斯、康采恩等新型企业组织管理形态的兴起。危机后的美国经济不是更庞大,而是更健康、更富有竞争力,从而一举确立了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霸主”地位,造就了福特等一批影响世界产业格局的超级跨国企业。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初面临着泡沫经济破灭的深刻危机,当时日元对美元的汇率由360:1提高到90:1,这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日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但是,日本并没有就此沉沦,在经济增长迟缓的情况下,政府和企业对科技的投入始终有增无减,提倡多年的“技术立国”也转变为“科学技术创造立国”、“知识产权立国”。2001年,日本在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还提出50年内培养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诺贝尔奖计划”,至今已有7名科学家获此殊荣。这充分反映了日本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态势。
韩国在1997年亚洲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受到了严重打击,以至出现许多家庭妇女变卖金银首饰救国的感人场面。但是,与其他受危机影响的一些国家不同,韩国仅仅3年之后就实现了经济复苏,并在此后10年间全面完成了经济结构转型。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汽车、电子、冶金、造船等技术领域长期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创新。到2007年,韩国的全球科学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已分别跃居世界第7位和第6位。
8.市场资源是最为宝贵的战略性资源。利用本国市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重大工程建设提升产业技术能力,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比如,欧洲在开发“空中客车”的时候,美国的“波音”、“麦道”居于绝对领先和垄断位置。但欧洲四国政府下定决心,历时25年,先后投入250亿美元,终于使“空中客车”与“波音”形成比肩之势,迈入了世界航空技术领域的前沿。韩国在高速铁路、核电等领域的研制能力曾远远落后于我国,但韩国政府围绕重大建设工程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设计,对引进技术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用了不到10年时间掌握了高速列车研发和制造技术,用了不到20年时间拥有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的设计制造能力。正是通过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增强自身创新能力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些国家实现了战略利益的最大化。
9.现在我们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部分科技人员缺乏创新精神,不能真正做到突破前人,有所前进。二是大量高水平研究人员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极其缺乏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高水平的工程师。根据我们的调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67%集中在事业单位,17.3%在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还有将近16%在“三资,,企、出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工作。这样一种结构性缺陷,直接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聚集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三是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不够深入持久,曾经在中华大地上结出丰硕成果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建议等活动在许多地方也已失去了昔日的风采,创新型人才培育和成长的群众基础亟待加强和巩固。
10•2008年3月5日上午9时,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说,过去五年我们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2006到2020年的科技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启动一批重大专项。这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得到加强,取得高性能计算机、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五年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投入达到3406亿元。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从2002年的128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6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7%提高到1.49~/oo。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11•科技部将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引导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增强其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相关部门将通过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计划等方面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技术集成应用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将向企业开放,在具有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将建立由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机制。通过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积极发挥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国家高新区创新环境建设,推进高新区“二次创业”,充分发挥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基地作用。国资委将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鼓励中央企业建立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人,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引导企业聚焦核心业务,掌握核心技术,提高系统集成水平。改进和完善中央企业业绩考核机制,将企业技术创新投人和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