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公务员考试省级导航

国家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公务员考试1000套word版真题打包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电子教材

行测考试大纲必考点、题库高频试题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十八大报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毛泽东思想 宪法 刑法 民法 行政法 诉讼法 合同法 婚姻法 继承法 物权法 人文常识 科技常识 常识判断 定义判断 类比推理 历史常识 逻辑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图形推理 病句判断 选词填空 主旨概括 资料分析 时事政治

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预测试卷一(附答案详解)(一)
2014-02-09 10:43: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4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卷一

注 意 事 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纸!

 

给定资料

 

材料1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按照世界银行2008年最新的收入分组,人均国民收入小于905美元的国家,为低收入国家。从906美元到11115美元左右,则都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中等收入国家中,又分为两个层次,在906美元到3595美元之间,为低中等收入国家,介于3596美元到11115美元为高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上世纪70年代便成了中等收入国家,但他们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仍在3000~6000美元的阶段徘徊。菲律宾在上世纪60年代人均水平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但由于未解决好发展问题,至今还在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而同菲律宾差不多的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则后来居上,跨越了陷阱,成长为亚洲“四小龙”。

中等收入曾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人均GDP已超过3700美元,2010年我国人均GDP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属于“上中等”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陷阱”危险区域,中国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潜在风险。早在2004年,温家宝总理就指明,是否能跳出这个陷阱决定了中国两种可能性的发展前景:一种可能性是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另一种可能性就是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近几年来,改革渐渐成为中国受关注度最高的一个话题。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70次提及改革一词,这固然与2012年恰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暨中国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二十周年这一历史节点有关。但改革旋律高奏,更多原因还在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迫。

材料2

width=536材料3

 

我们前面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生产力的解放,亿万人民从缺吃少穿的短缺经济中迎来了改革开放,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主要是靠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成本的低廉来发展的。现在这些“红利”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且以上成本要素迅速上升,投入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发展的比较优势正在弱化,这很可能成为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直接诱因。

正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所分析的:长期以来,在“加快发展”大思路下,我国沿袭“过度工业化、过度出口依赖、过度投资驱动、过度粗放增长”模式,映射到社会、政治和生态领域,就产生收入分配不公、城乡分化、环境污染、腐败滋生等种种问题。一定程度上与有些国家落入“陷阱”前的状况相似,这是中国跨越“陷阱”不得不面对的难关。也就是说,快速发展中积聚的问题会集中爆发,造成贫富分化加剧、产业升级艰难、社会矛盾凸显等。这些问题会导致新的增长动力特别是内生动力不足,经济长期停滞不前,这就是“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最危险的地方在于“收入分配失衡,贫富差距拉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00年起,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警戒线,2006年曾达到0.49,之后虽有所下降,但目前仍近0.5。健康的社会结构是“橄榄形”,中国社科院社会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我国中等收入阶层只占人口的23%,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比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20012010年,我国投资率从36.5%升到48.6%,消费率则从61.4%降到47.4%,其中居民消费率从45.3%降到33.8%,远低于发达国家70%左右的水平,甚至低于“金砖国家”的巴西、印度。长期提倡“做大蛋糕”,却忽视了“分好蛋糕”;鼓励“先富”,却忽视了实现“共富”。严重的收入分配失衡,过大的贫富差距,以及房价、物价、就业、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所在。这些问题会造成人心散、仇官、仇富、仇不公等情绪,导致社会矛盾触点密、燃点低,群体性事件增多。

 

材料4

 

“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魔咒”。最典型的是拉美国家。20世纪5080年代,许多拉美国家利用自身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吸引了大量欧美资本投资,通过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拉动了拉美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拉美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而直到2009年依然在35006000美元的水平上徘徊。

20世纪3040年代,拉美国家开始逐渐改变初级产品出口发展模式,采取“进口替代”战略发展本国工业。“进口替代”战略强调自给自足和经济超赶,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发展工业,不重视与全球产业链的衔接和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结果造成工业化发展后劲不足,大批工业企业破产倒闭,制造业发展呈现停滞甚至倒退趋势。

拉美国家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使本国的城市化水平超越了发达国家,在人均GDP处于30005000美元时,就实现了78%的城市化率。1990年拉美地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就有4个,而当时全世界只有15个。拉美城市化的“超前”进程与工业化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工业化难以为急剧增加的市民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只能生活在贫民窟里,民选政府为了选票必须不断向市民提供福利承诺和福利支出,庞大的政府福利开支制约了经济发展动力。同时,“超前”的城市化进程加剧了经济发展和人口地理分布的失衡,远离中心城市的偏远地区更加贫困落后。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的债务危机同时隐藏着严重的政治腐败,部分政府官员为了能够从公共项目中获取高额好处,积极进行权力寻租,暗中推动耗资巨大的政府工程。在国有资产私有化方面,政府官员更是与国际资本勾结,通过暗箱操作中饱私囊,贱卖国有资产。严重的腐败问题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中等收入陷阱”带来的社会危机所造成的危害。

材料5

 

1968年,日本GDP总量达到1000亿美元,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在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均GDP继续高速增长,并基本保持了社会稳定,平稳度过了中等收入陷阱。

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势力强大的财阀集团。随着这些财阀垄断的范围越来越大,渐渐成为经济自由发展的障碍。日本对该国的财阀进行了强力打压。二战结束后不久,日本政府冻结了15家大财阀的财产,此后解散对象不断扩大,先后指定56个家族为财阀家族,625个公司为“限制公司”。为防止财阀复活,还公布了《关于禁止垄断和保证公平交易的法律》和《经济力量过度集中排除法》,并按此法律分割了325家被指定为经济力量过度集中的企业。

1960年,日本池田内阁推出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经过7年的努力实现了国民收入翻番。同时,日本还进行了农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制,佃耕农成为自耕农,取消了高达50%70%的地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此外,日本还建立工会组织,制定了劳动三法(工会法、劳动关系法和劳动基准法),承认建立工会的自由和与团体斗争的权利。在80年代的泡沫经济尚未到来前,日本就基本完成了福利制度的建设,并积聚了足以抗衡后来出现的更严重、更长时间的经济衰退的力量。

官员腐败和政府失去公信力是导致很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日本有较为完备的防治腐败的法律和制度,日本刑法典中设立了反贪污贿赂罪专章。在处理腐败问题上,日本推行了财产公示,日本的媒体也发挥了舆论监督作用,揭露了多起首相腐败大案。

 

材料6

 

“去年到现在,塑料涨了18%~25%;铜价涨了20%~30%,银价更是涨得离谱。”浙江民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敏感叹,绿豆大的银触点,从原来的0.4元涨到1.15元,而一个开关也不过卖了4元钱。订单还没开始做,陈建敏就发现生意已经亏了,因为原材料、用工成本都涨了。

据浙江省统计局调查,上半年浙江工业生产值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6.2%10%6月份工业生产值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涨幅均比5月份上升了0.4个百分点。从价格传导上看,各种原材料提价的压力向下游制品企业传导的趋势明显。以温州制鞋企业为例,鞋底所用的聚氨酯材料从每吨2.1万元升至每吨2.5万元,涨幅接近20%,胶水价格也涨了近一倍。而企业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远不及成本上涨的幅度。

除此之外,人民币汇率波动频繁也让中小企业颇感为难。据浙江省经信委调查,56%的中小企业认为今年从银行贷款的困难程度超过去年,有高达14.9%的企业曾经在今年上半年借贷了民间资金。“浙江80%的小企业靠民间借贷维持经营,年息最高的达180%。”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一般企业利润率只有几个点,所以很多企业这个月借了钱下个月就得关门。2011年上半年,浙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54亿元,同比增长9.9%,而2010年上半年浙江的GDP增速为13%,相比之下增速有所放缓。浙江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杰表示,浙江工业生产仍将呈现增速回落的总体态势,下半年发展形势依然严峻。

材料7

 

20122月底的一天,家住宁波的张小姐开车去见朋友,被朋友数落“车太脏,应该洗一洗了”。于是,她回到单位楼下的洗车行,花了100元好好地洗了洗自己的爱车。然而,以前在这个地方洗车只要50元。住在杭州的曹先生平均每个月去理一次发,每次都是到固定的理发店找固定的理发师傅。一年间,理发费用从35元涨到40元,再上涨到45元。店里给出的原因是租金上涨,理发费也得跟着涨。“柴米油盐事关家里每个月的开支,所以生活必需品价格稍有变化,我都感觉得到。我预计家里8月份的开销又比7月份多了两三百元钱。”台州的金女士家里共4个人,每顿菜肴大多是荤素搭配,本来家里的饭菜钱在800元左右,而这个月的花销却近1000元。

台州市统计局民调中心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居民对当前物价形势看法的民意调查。受访者中有69.5%的人认为当前的物价水平太高,心理上有点难以接受;21.8%的人认为物价偏高,心理勉强还能接受;7.0%的人认为当前物价基本合理,不高不低;0.6%的人认为当前物价不算高,另有1.1%的人表示无法判断。调查显示,农村居民中有73.3%的人认为目前物价太高,心理上不能接受;18.0%人认为物价偏高,但还能勉强接受。城镇居民中有65.8%的人认为目前物价太高,心理无法接受;25.5%的人认为物价虽高,但还能接受。

这些只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成本趋高的一个缩影。实际上,自从2008年以后,以浙江、广东为代表的沿海发达省份的增速明显放缓。令人担忧的是,类似浙江这样的发达地区,当前经济社会中的很多现象已经与“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些特点相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分析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譬如产业升级换代缓慢、消费社会始终未能建立、人均收入得不到提升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

 

材料8

 

“中等收入陷阱不是必然,它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和发展模式。”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纳什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有点像高速公路塞车,根源

Tags: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